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杨坚头都大了。

  他继承了一地鸡毛,乱成一团的政治遗产.

  州多,县多,官员多,不干事,耗费国家资财的人更多。

  这是毒瘤,是必须切掉的毒瘤。

  杨尚希老于谋国,他既抓住了问题的症结,也提出了八字解决方针。

  “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治理方式。

  但杨坚是一代雄才,他要重开天地,比肩秦始皇。

  他准备从根本上切掉这个毒瘤。

  杨坚采取了一种非常激进而彻底的方式。

  他对于帝国的管理层级进行简化,重新恢复秦汉的郡(州)县二级管理体制,撤除郡一级行政机构。

  这立即面临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裁撤的几百个郡,多余的官员如何安排处置?

  这是一个真正的难题。

  稍微处理不好,社会的根基就会动荡,新的王朝,就会风雨飘摇。

  杨坚天才地采取了二种方式。

  一是向上延伸,二是向下沉淀。

  向上延伸,非常容易理解,郡虽然废除了,但州却依然存在,在二级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在战术上可以增加州的数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纳一部分,在社会上和乡里举足轻重的人物,让他们加入新的政权,他们依然能够享受胜利的果实。

  这是一种必须的过渡。

  于是,隋朝的州从北周末年的211个,迅速膨胀,超过300多个。

  这种情况,当时隋朝有识之士就曾直接批评“今州三百,其繁一也。”

  认为虽然取消了郡,但却过多地,不受控制地增加了州的数目,换汤不换药,只是变了个名称,一样是扰民。

  但这样做的好处也非常明显。

  虽然增多了州的数目,但从根本上,完成了帝国管理体制的扁平化,这有利于直接控制基层的县一级单位。

  撤郡为州的运动中,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人群需要重视。

  他们就是刺史们辟属的幕僚们。

  他们数量巨大,如何让他们支持新的政权,而又不至于引发动乱,需要更大的智慧。

  因为这部分官员才是帝国真正的末端神经,这一批人,大部分都是这个社会基层的乡绅,豪强和传统势力的代表。

  他们的职位,很多都是以武功或金钱交换而来。

  他们在当地,有根有家,有财有势,并不是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无关紧要人员。

  杨坚给这部分人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乡官”。

  他们没有正式的编制,但依然可以在乡里呼风唤雨,依然可以享受到新政权的权势和利益。

  但这只是种过渡。

  当天下大定,乡官慢慢消融于最基层的社会,影响力日渐衰弱时,杨坚知道是时候恢复正式的二级管制了。

  他颁布了一道诏令,“罢州县乡官”。

  于是,失去正式编制,又失去正式身份的这个群体,逐渐转成乡绅。

  他们只能以宗法,道德,财富或家族的传统,去维持其在乡村的统治和影响力。

  在后来的历史之中,乡绅自治,乡村自理,实际上成为中国农村和基层的一种常态的政治态势。

  乡绅和乡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

  他们是这个社会赖以存在和稳定发展的,最基层最末端的因子。

  杨坚经过二次跳跃式改革,完美地重新树立了,国家的二级制管理,并且解决了官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伴随这个裁汰过多冗员的政治活动,杨坚进一步做了一个根本性和革命性的改变。

  那就是如何处理功臣。

  这同样是一个二难的问题。

  执照北周的传统,关陇贵族集团以军功换取权利,以达到和北周宇文皇族共治共享共理天下的目的。

  这形成了一个弊端。

  即不管一个有军


相关章节: 第47章 自古伴君如伴虎,自解自闭再自污第48章 人为刀俎我鱼肉,进退有度不强求第49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位尊情蜜避嫌猜第50章 天性凉薄可堪叹,殊途同归实感伤第52章 乱世虽需用重典,治国终归依章程第54章 驭下之策法为上,如此君王如此臣第55章 天生奇相惊后主,萧梁君臣皆北上第56章 江南王气消沉尽,花天酒地陈后主第57章 狎客本是朝堂身,以文驭武捞钱忙第58章 以北统南乃大势,偏安之地未足安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