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隋朝如日中天,杨坚制定了一个水陆合击的策略。

  这是隋朝第一次在江北的海战。

  杨坚专门设置了一个水(海线)军总管,他就是前陈国的水军都督周罗睺,他将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渡海直击高句丽的本土。

  这种水陆夹击的战术,一直被历来征伐高句丽的行动所沿用。

  一是从陆路进击辽东,二是从海上,直击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老巢。

  这本来是万无一失的策略,也是以大打小,以强凌弱的标准计划。

  因为高丽虽然是东北亚,陆地上的霸主,它的海军建设,却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隋朝指挥得当,至少可以维持不败的局面。

  最坏的结果,就是从水路回撤。

  但形势的发展和结局,让人惊掉下巴,隋唐二朝,竟然屡次在高句丽大败亏输。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高句丽从来都是以中原王朝为假想敌,其政治和军事,从头至尾,就是对抗,为了扩张准备的军国一体制。

  但反观中原王朝,当他们从千疮百孔的内战之中,来不及休养生息,就要被动或主动地远征,那个他们完全不熟悉的高句丽。

  他们对那里的人情人性,气候地域,基本是两眼一抹黑。

  从战略上讲,就先输了一筹。

  但中原王朝最大的优势,却是即使遭遇惨败,也能快速发动自己的战争机器,很快会卷土重来。

  这会让高句丽王朝最大的弱点,无可遁形,虽然他们可以在战术上战胜中原王朝,但战争同样是损耗战,比拼的是谁更能耗得起。

  高句丽国小力弱,几次大战之后,整个国家,就会被拖入战争的深渊。

  内忧外患齐生之际,就会陷入崩溃的边缘,而对面的中原王朝,却总是满血复活,并且逐渐掌握了战争的技术和主动权。

  最终的结局,早已写好,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胜强,实在是自然之理。

  但隋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却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军事行动。

  他们莫名其妙,就已经全军覆没。

  在行军之前,隋军就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预示着此次出师或者会遭遇不利。

  杨坚铁心讨伐高句丽,但隋朝上下,并非是铁板一块。

  最大和最坚定的反对者是高颎。

  高颎反对出征的真实原因,已经不得而知。

  或者他认为整个隋朝,对高句丽所知无几;或者又认为高句丽只不过蕞尔小邦,不值得大军亲征;抑或是别的原因。

  反正在讨伐高句丽一事上,高颎一反常态地,坚决反对出兵。

  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政治信号,意味着最高权力层和皇帝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并且公开化了。

  可以相信,杨坚君臣之间的矛盾,绝对不止这一个,只是很多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无迹可寻罢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高颎成为杨坚的第一宰相,已经差不多二十个年头,他凭借其极强的执行力,君臣一心,将隋朝的国力推进到极盛之地。

  现在出现了裂缝。

  杨坚展现出他独断专行的一面,他坚持派高颎出兵。

  这引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没有见到高句丽军队之前,隋朝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隋军主力六月才出临渝关(山海关),但一路行来,却像蜗牛一样,三个月之后,还没有走出辽西。

  这并不是高颎有意怠工。

  而是要归罪于辽西过于糟糕的天气,这也是横亘在中原王朝征伐时,最主要的天敌之一。

  辽西的雨季,根本就不适合行军。

  大雨一直下,辽水漫地成沼泽,泥泞无法行军,隋朝的后勤也无法跟上。

  征伐高句丽的军队,很快就出现了粮食缺乏的情况,祸不单行,大军之中,竟然出现了瘟疫。


相关章节: 第89章 可汗求婚始为乱,公主大义终成空第90章 杨坚三城活染干,突利单骑入长安第91章 千古名将唯杨素,两相一战定突厥第92章 二十年突厥国灭,东北亚战火重燃第93章 二虎相逢必一战,隋朝首征高句丽第95章 伽罗暗斩尉迟女,宫中二圣天下闻第96章 侯门一入深似海,天生皇家终成憾第97章 婆媳自古难成亲,杨广初起夺宗意第98章 杨广已得独孤意,江都密谋风云急第99章 宇文述长安博戏,杨素曲线谋大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