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军心若动,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军头们敏锐地发现了士气的低落,他们第一次思考远征洛阳城,失败的可能,于是,他们向李世民提议,班师回长安,以待来日再战。

  李世民独排众议,他不不容置疑地说:“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为了统一思想,坚定全军的斗志,李世民颁布了一条严令“洛阳不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

  李世民以绝决的态度,表明了必下洛阳的决心。

  他知道,城下的唐军虽然难捱,但洛阳城中的王世充,更不好过。

  因为,在他攻城的这段时间里,洛阳城内至少有十三批兵将想要出城向自己投诚,虽然全部被王世充发现并斩首。

  但从此事就完全可以判断出,王世充现在已是强弩之末,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谁更狠,谁才能活下去。

  现在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李世民坚信自己将笑到最后,

  既然硬攻不行,那就改变攻城的方式。

  李世民打起了长久战,壕堑战,他重重围困洛阳城,断其粮道,想将他们活活困死、饿死。

  李世民说到做到,他在洛阳城外,深挖壕堑,将洛阳围成一个铁桶,比拼谁的命更长,谁才是天命所选的那个真正的唯一。

  李世民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因为,他接待了一个东方来的使者,那是窦建造派来的专使。

  他带来了窦建德的通告,如果唐军不撤,他将倾巢而来,救援王世充。

  这个消息非常不妙。

  如果窦建德能到达洛阳,以河北几十万生力军,和王世充里应外合,李世民远道而来,兵又疲弊不堪,完全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这种无形的压力很快就实质化了。

  李渊在长安城中,同样感觉到深深的凉。

  他也派遣特使带来了一封密信,催促李世民早日班师。

  实际上,在洛阳城围困战开始以前,王世充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他派遣了两路使者。

  他们都不负王世充所托,取得了成功。

  其中一路,是王文素北上突厥,联合隋朝义成公主的从弟杨善经一起说服颉利可汗,让他派兵攻击李唐的本土。

  他们蛊惑颉利可汗说:“昔启民(可汗)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赖(隋)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

  颉利可汗作为被义成公主新扶植的可汗,本来就需要掳掠财富人口,立威立德。

  同时,为了防止李唐统一中原,在群雄之中坐大,也必须牵制李唐在洛阳的攻势。

  但颉利可汗缺乏通晓中原情势的领路人,现在得到二人的鼓动,双方一拍即合,立即举兵侵唐。

  但李渊长于政治,他虽然一直对突厥卑膝称臣,厚贿他们无数财富子女,但本心上,却对突厥一直深怀戒意,在李世民出征洛阳之前,他就已经提前布好了局。

  李唐的军队,养精蓄锐,只等突厥入寇了。

  于是,突厥虽然四面出击,但却在每个可能进攻的方向,都遭到李唐军队的顽强抵抗。

  颉利可汗感到大事不妙。

  他知道李渊已经有所准备,那这一次率军出征的突然性和效果,必然大大降低,他并不是真的要去救王世充,更大的目的,是想趁火打劫,掳掠财富人口。

  现在情势非常明显,如果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真刀真枪和李唐军队拼命,才可能捞得到好处。

  而面对面的消耗战,并不符合突厥一惯的战略和战术。

  突厥人的攻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这让李渊面临的压力骤减,压力再一次来到王世充头上。

  相对于突厥的鞭长莫及,窦建德表现出了真正的诚意。


相关章节: 第218章 不问出身起陇亩,天降大任于斯人第219章 时也命也夏当立,运乎势乎许合亡第220章 朝为田舍暮登堂,四战之地择为上第221章 错杀两人错一线,再阻幽州再失先第222章 天命有归自有数,大难来时不可脱第224章 王窦二军虽相连,破敌只在一战间第225章 五百勇士开首战,两尊战神可撼山第226章 当年密公犹在上,今日建德又复来第227章 虎牢关下鏖战急,凿穿之术逞神威第228章 豆入牛口必成擒,孤军何能全世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