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现在到了分蛋糕的时候了。

  李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创建了一份偌大的家业。

  奋斗时,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创业,但江山打下来了,谁来坐,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

  李渊是大唐帝国当仁不让的皇帝,李渊的嫡子只有四个,三子元霸早死,只剩下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三人有资格继承皇位。

  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李建成是嫡长子,是自然而然的太子,李渊百年之后,他就是新任的皇帝。

  但太子之立,还有一种说法,叫立嫡以贤。

  这就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贤或不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李唐从上至下,都认可李世民是贤人,是雄才,是勇将,或者也会是一个可能的皇帝。

  李建成也这样想。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本人也这么想,实际上,他也很早就这样做。

  这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太子只有一个,谁最终是李渊合法的继承人?谁又会是那个君临天下的大唐帝国的皇帝。

  立长还是立贤?

  历史上,相似的情况,无数次腥风血雨早已不断重复上演,隋朝杨广杀父屠兄,血还未冷,但李唐现在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

  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间,为了此事,不止嫌隙已成,更是势成水火。

  似乎只有一方彻底倒下,才可能了此困局。

  李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不能放弃任何一方,换句话说,彻底清理掉哪一方,都是他无法承受之重,但他相信,自己在世之日,或许可以维持平衡,或者这种平衡,也是政治本身的精义。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稀泥,祈祷事情不要变得最糟。

  但世上之事,你怕什么,就会来什么。

  李世民兄弟太子之争,终于到了无法收拾的时候了。

  也是再也没法逃避的时候了。

  他们两兄弟之间,直接的矛盾,在李渊刚刚入主关中时,并不突出。

  那个时间,李唐政权属于草创阶段,风雨飘摇,四面都是敌人,生存都是问题,需要人尽其才,艰苦创业。

  在奋斗的阶段,很掩盖直接的利益冲突。

  但李世民势力发展太快,大有一骑绝尘之势,作为老于政治的高手,也是他亲生的父亲,在李世民龙潜之时,就已经有了某种担心。

  李甚至为了应付来日大难,曾经接受裴寂的建议,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亲看完李世民的大臣刘文静。

  剪除刘文静事件,是对李世民的第一次敲打。

  也是李渊第一次尝试平衡两个儿子的力量,但事情很快失去控制。

  河南山东的战事非李世民不行,而李世民也凭此建立了无法抹却,不容否认的天大功绩。

  那是足以照耀千古,流传百世的传说。

  甚至作为李唐的国主,李渊也只能创造出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官职——天策上将,去奖励安抚和肯定李世民的功绩。

  但力量的发展,和李世民的野心,成正比膨胀。

  李世民代表的秦王系和李建成代表的太子系的矛盾,在平定洛阳之后,已经表面化了。

  这涉及到李世民某种天下为公的想法,也是他开始觊觎太子之位的实际显现。

  但李世民要面对的是整个朝廷,除了他在外征战时掌握的军队,他的胜算似乎并不大。

  因为,他得罪了一些不该得罪的人。

  攻克洛阳,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分配。

  因为分赃不均,首先引发了李世民和后妃系统的矛盾。

  洛阳富甲天下,围城之战,时日既长又过于惨烈,为了激励士心,李渊给李世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将洛阳许给李世民,“克城之日,乘舆法器,图籍器械,非私家所须者,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

  李世民在


相关章节: 第241章 王者不死历多劫,饮马长江第一战第242章 自古英雄出草莽,金陵王气黯然收第243章 纵横江淮有上募,伏威北归江南乱第24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小不敌大误苍生第245章 半璧东南入长安,外患虽息内忧乱第247章 天下名器德者居,针尖麦芒终相对第248章 见微知著风云起,机关算尽太聪明第249章 迁都避敌遗世讥,生死之际搏先机第250章 软硬阴三招用尽,两将中立秘计成第251章 六月初四杀人日,兄弟阋墙正当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