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欲承其重,必利其器。

  在囚禁了长安的特使崔敦礼后,李瑗举兵谋反。

  兵曹参军王利涉提出了十六字方针的优胜战略:先取河北,北联突厥,二地齐进,攻占长安。

  这是以传统的东西两分为依据,然后,吞并关中的布局。

  他对于山东豪强想造反的心理,了然于胸,他充满自信地说道:“山东之地,先从窦建德,酋豪首领,皆是伪(窦建德)官,今并黜之,退居匹庶,此人思乱,若旱苗之望雨。”

  王利涉条分缕析地提出先下河北之策,“王(李瑗)宜发使(者)复其旧职,各于所在遣募本部,诸州倘有不从,即委(豪强)随便诛戮。此计若行,河北之地可呼吸而定也。”

  这确实是上计,这也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河北三镇事实上脱离中央政权的深层原因。

  河北之地,李唐一朝,自窦建德之后,从来不曾服气过。

  王利涉的计划并不止于河北,他还有一个看似完美的攻占长安的计划。

  “然后,分遣王诜北连突厥,道自太原,南临蒲、绛,大王整驾亲诣洛阳,西入潼关。两军合势,不盈旬月,天下定矣。”

  河北之地,自东魏、北齐以来,从文化和武力的对比上,从来就不怵西边的关中政权。

  这是刻在基因和骨血里的自信、自满、自大和自狂,当出现不世之枭雄时,河北就是动乱之源。

  虽然最后北齐被北周统一,但北齐一直以汉族正统文化继承者自居,武力也传承自北魏正朔,他们视关中的北周政权不过是蛮夷之地,化外之所而已。

  这又是另外一种不服。

  他们统一的身份是“山东人”,崤山以东的人士。

  因而,历代关中统治者,都对山东人士格外防范,这里有传统上,也有文化上和心理上的原因。

  即使强如李世民,也是依靠和重用了很多山东人士,才得以定鼎天下。

  但他登上皇帝大位后很久,依然从心底里对他们有一种不自觉的排斥感。

  这种心态和行为,遭到了张行成明确的反对,他苦口婆心地对李世民进谏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

  因而,王利涉的先收河北的大计,有现实的基础,也有很大的成功机率。

  但李瑗还没有真正举兵,就被内斗给葬送了。

  这起源于权力之争。

  王利涉的计划虽然完美,但需要具体的执行人。

  这出现了一个矛盾,王利涉都想让王诜做谋主,当谋反刚开始时,李瑗也同意,并且第一时间召唤王诜,前来商讨起兵的事宜。

  这是一个去王君廓的计划。

  王利涉高瞻远瞩地对李瑗说:“王君廓反覆,不可委以机柄,宜早除去,以王诜代之。”

  但李瑗却出现出尔反尔,犹豫不决的致命漏洞。

  各种风言风语难免传到了王君廓耳中,这引发了灾难。

  王君廓自视甚高,不能久居人下,他现在既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又面临生命危险。

  嗅出危险的王君廓,升腾起不可抑制的怒火,李瑗还没来得及造反,他就先造了李瑗的反。

  五君廓说干就干,他立即飞马去见王诜。

  王利涉没有看错王诜,王诜足当国士。

  他当时正在洗头,以为王君廓有重大军情和自己商量,头发还没干,就随手一卷,没有任何防备,出来就会见王君廓。

  对于这只送上门的羔羊,王君廓毫不客气,手起刀落,一刀斩落李瑗的依靠。

  一不做二不休,他必须一鼓气将谋反进行到底。

  王君廓提着王诜的脑袋,蛊惑部下们说:“李瑗与王诜共反,禁锢敕使(崔敦礼),擅追兵集。今王诜已斩,独李瑗在,无能为也。”

  然后,他给大家指出了一条活路,“汝若从之,终亦族灭;从我取之,立得富贵。祸福如是,意欲何从


相关章节: 第249章 迁都避敌遗世讥,生死之际搏先机第250章 软硬阴三招用尽,两将中立秘计成第251章 六月初四杀人日,兄弟阋墙正当时第252章 杀兄屠弟犹未足,至尊大宝已垂手第253章 大肚能容难容事,幽州虽远又扬尘第255章 儿皇帝黄梁梦醒,一为贼终身是误第256章 人为刀俎终授首,惊天大网轰然塌第257章 善战者谋略为先,河东道曙光初现第258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三军出动只为财第259章 强弱易位今胜昔,利字当头古今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