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国崛起


推荐阅读: 落雪之战大明守村人遇到梦木叶的五属性忍者全民领主:两座凤凰城斗罗:地狱开局,求娶比比东浅评水浒传逍风决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神隐山海经文娱,我真的只会一点点

马劳劳,顶盔贯甲的宋公额头布满了细珠,叉着腰肢,大气粗喘。

  一旁的御用医生忙不迭上来苦劝:“国君今日腹泻再三,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宋公却道:“国之大事,在戎在祭。田猎是戎事,不能缺席怠慢,医者,孤记得你有一剂黑药膏,一帖下去,什么病都能治好,何不拿来给孤用?”

  医生知道宋公所说的药膏,乃是米囊花之果实,初摘时通体白滑,切开见光后,如墨染成黑,可镇痛、止咳、止泻。若到了两千年后,人们称之为生鸦片。

  “此药治标不治本啊!”医生苦劝:“虽能压制暂时的症状,但是病根依然会在体内盘桓,迁延时日,耽误治疗和修养,反而不美。”

  宋公执意服药,果然精神矍铄,见医者满脸忧容,宽慰道:“君如万民雇佣的长工,普天之下哪有收钱了却旷工的长工呢?孤只是小恙,不该成为旷工的借口。”

  打发了医生,宋公的二儿子求见。

  只见他身长九尺,约一米八,浓眉大眼,忠厚敦实,孝悌之相,手指颀长,食指与中指上,覆有老茧,料是书生久于笔墨攻读,疏懒武艺。

  宋公一共育有五子,老大老二老三嫡出,生完老三后,正室夫人撒手人寰。

  老二名杵臼,年方二十一。宋公给孩子取名字很随意,生娃当天,他在视察民情,野人农妇正在舂粟,故名。不过这个名到了二十岁加冠礼时犯了难,字要和名搭配。杵臼两个农业工具,不好让在场宾客发挥。宾客们都是饱读诗书,不习农耕的贵族。还好宋襄公百忙中拨冗来见孙子,才取字子雍,雍即是和谐,杵和臼相互搭配,共同捣粟,不正是和谐的典范嘛?

  “子瞻病情怎么样了?”宋公询问。

  子瞻是宋公的老三,名卬(yang,三声),比杵臼小一岁。春秋诸侯们妃嫔媵嫱广充宫殿,诞下的公子公孙,诸侯们自然无暇一一照拂,于是各家都有各家的育儿心经,有的托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有的只顾嫡子,不顾庶子,甚至送到敌国作质子。

  宋公日理万机,国事烦忧,他带儿子的办法就是先带大儿子,然后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如此放羊式带娃,虽做不到每个孩子都精心培养,但胜在省钱省事。

  譬如现在。老三公子卬多日前夜间如厕,失足坠落,溺于屎尿,生死不知。

  老二杵臼从小带着老三,一块长大,感情甚笃,向宋公通报一声,就第一时间前往照料,省却宋公不知多少麻烦。

  “依医者所述,子瞻经过一番整治,脉搏强劲,气息通畅,面色丰润,大抵已然没有危及生病的大恙。只是……”杵臼的语气沉甸甸的,仿佛千钧之重。

  他援引医者之言语:“《黄帝内经》有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这是说人的神智寓居于精血之中。此番叔弟受溺于溷厕,体肤虽然痊愈,但几经折腾,肾亏血虚,故而神智无所养而有所损。

  三月廿二,醒来之时间,叔弟的神智果然尽数失去,不能言语,不认亲属,前尘往事,全然忘却。儿臣几番尝试与叔弟沟通,弟只是张口胡言乱语,似乎是孩童初识天地的牙牙乳语。”

  杵臼在宋公面前,模仿着公子卬清醒时,说的标准普通话。宋公自然听不懂,而是喟然叹息:“当初太子降生,也是牙牙说话的婴儿,孤不知到他在说什么。御医说,孩子三岁前,自有一套婴儿语言,外人不知,等到年长,学会宋语之后,方才忘记婴儿语言。

  如今子瞻的病情,可还有救?”

  “弟溺于屎尿之中,脑子估计给秽物泡坏了。医生已按照黄帝内经开方子,嘱咐多吃羊鞭补精补血,能不能恢复智力全看造化。”

  “羊鞭?”

  杵臼点点头:“叔弟如小儿厌食,平日食用羊鞭、菽豆,食欲不振。医生开了胶饴大米粥。”

  杵臼怀中掏出药方,给宋公过目:“胶饴十钱,梁米三十钱。梁米加水,


相关章节: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匡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孙良夫第一百五十章 鼎镬第两百四十七章 泄密第二章 王臣(重写版)第四章 薨(重写版)第六章 人尽可夫(重写版)第七章 公子鲍(重写版)第八章 面刺令(重写版)第九章 薛桧(重写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