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绍宋之后


推荐阅读: 辞职后我成了神星火2003安妮与杏子末世:死灵法师穿越归来开局捡个傻白甜,我成巨星了科学巫师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长生诀之寻生诀偷天大运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这个龙套叫雨化田

  几位太后太妃的心理阴影,赵久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也能大约体会。在不耽误大事儿的前提下,他觉得没必要难为几个老太太,于是大笔一挥,留下些不愿搬迁的宫人,大笔一挥准了。

  为此,礼部尚书陈康伯和御史中丞阎孝忠都劝他:“陛下迁都,却不奉两宫太后前往,怕会有不孝之讥。”

  弄得赵久一脸诧异,反问二位道:“难道朕这辈子还能跟孝顺二字扯上关系吗?”

  那宋荒灵帝只怕下了地狱也要喊冤呀。对此赵久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他这副无赖德性倒让朝廷重臣们不好多说什么了。

  况且,李秀之说:“孝顺孝顺,顺即是孝啊。顾及太后太妃心情,陛下本也没做错。”都不用提他已经过继了的事。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算了,这事说到底也是家事,而且不关大局。别人看他这态度也就算了,反而讨论起搬迁事宜来。

  张浚虽然负伤,但中枢又不是不运转了。朝廷部门的搬迁人员和顺序也已经定的差不多了。

  至于皇室人员,那要选择黄道吉日,由赵官家打头,带着他的后宫子女们启程。

  但现在出现的是另一个问题,“新都建成之后。因为陛下和百官将要迁入,很多人追随而去。燕京虽然大,但也一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更不消说其中有不少都是公阁人家,现在就是复兴门门外的二进小院子,也已经要八百贯钱才能买下,官府出面抑制,但也是杯水车薪,因为人口迁移总是不能限制的。”要不哪能叫迁都啊!

  说到这里我们胡相公有点心虚,其实吧,这燕京房价的高价固然有正常的市场规律。但他当年为了圈钱建设燕京城,可是在赵官家的授意下,没少推波助澜,大发了一笔地产财之后,才发现这个趋势已经是他不可抑制的了。

  赵官家心想,你这才到哪儿啊,后世北上广深的房价你是没见过?不过,眼下应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宫格之中大都是富贵之辈,不会连房子都买不起的,何况你说的燕京难道仅仅只内城吗?朝阳也好,大兴也好都能住人,故去的陈宪穆在规划之时,罗列了这么些小宅基地,就是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至于还要挑三拣四的,那朕就不管了。”说起来她更心虚,好不好,这个损招还是他教胡相公的呢,好家伙,上辈子连租房子都租不起的大学生,这辈子居然是抬高房价的元凶,他还不知道怎么解决,真是讽刺。

  这个问题通过,赵鼎在儿子的搀扶下上朝,道:“各地行政区划已经基本完成。只是我大宋现有燕京、汴京、长安和杭州四处都城,但唯独西南地区广大而无使相,臣觉得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这点倒是和赵久想的不谋而合了,“朕也想过,只是成都虽然是天府之国,但蜀道难也不是说着玩儿的,这样吧,还是以江汉为治所,加刘子羽为西南使相。”

  这本也是众人可以接受的结果,首先人家刘子羽就干过使相,除了那次倒霉的骊山之变。做得确实不差,而且他知冰啊,眼看着大宋还是要在西南边陲开疆拓土。一个知兵的宰相就尤为重要。何况,单以两湖大开发而论,刘子羽这三年对于大宋粮仓的贡献,足以让两任户部尚书笑得合不拢嘴。

  正在这时,辽阳郡王刘晏不顾通传,赶紧拿着一个密札送到赵官家面前。这都已经是好久没有发生过的事儿了,弄得重臣们不由纷纷侧目。赵久一目十行,沉吟片刻,道:“这老头儿还是不死,真是让朕操心啊。”接着又道,“传令,枢密院同知岳飞即刻夺情守孝,去御营前军挑选两万兵马,到保州逛逛。”

  众大臣:……

  枢密院的马扩和兵部尚书权邦彦职责所在,对视一眼后一同出列道:“敢问官家,高丽方面出了什么事情要?这样大的阵仗,还请官家明示。”

  虽然说密札制度已经成为了官家和帅臣之间的特殊沟通渠道,赵官家可以不告诉


相关章节: 第143章:捅了马蜂窝第144章:赵旦的人生路第145章:别了开封(上)关于“暴雷”声明第146章:别了开封(中)完本感言番外一:大石落幕(感谢旧日天语盟主)番外二之曲端思故人(感谢梨花司盟主)番外三:完颜雍好(感谢百里不屈一路支持)番外四:地府宋皇后(感谢一江春水书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