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真的不务正业


推荐阅读: 直播:艾泽拉斯无望的梦为了不被恰掉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潜伏从伪装者开始清末的法师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崩坏世界里的守护律者德斯塔奥特曼木叶:我乃山本总队长之徒!漫威:我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从超神宇宙开始纵横诸天

不是了吗?

  朱翊钧面色严肃的说道:“朕再问元辅先生,何为忠奸,何为清浊,何为贤拙?何为天下之大弊?元辅先生久久未言。”

  “何为天下大弊?”陈太后也有些疑惑的问道。

  “元辅先生没说,孩儿也不知道。”朱翊钧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

  他只是一个十岁的天子!

  这么深奥的问题,应该去问元辅先生才对!

  大明烂了,烂的千疮百孔,烂的触目惊心,而作为大明首辅的张居正清楚的知道,天下之大弊,到底在何方。

  天下大弊在君王身上吗?

  海瑞抬着棺材上谏,说天下之大弊是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可是天下大弊真的在嘉靖皇帝的话,真的是因为一個独夫的话,那隆庆年间,天子神隐,君臣共治天下,这天下,不照样是文不成武不就,天下疲惫生民苦楚?

  天下大弊在朝堂之上吗?

  严嵩倒了,严世藩死了,徐阶来了,徐阶倒了,高拱来了,高拱倒了,现在张居正来了,张居正主持之下的大明朝十年间,恢复了几分元气,可是张居正倒了之后呢?

  天下大弊在于礼法,大明的大臣们一直希望大明皇帝能够活在他们制定好的框框架架里,做个垂拱而治的天子,而他们制定的这个框架,又把他们圈的结结实实,大明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这个泥潭里挣扎,无法自拔。

  更加准确的说,是以儒家礼法为基础,建立的分配和生产机制,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大明社会生产力发展现状,无法调和各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天下之大弊在于君王,君王怠政则纲弛纪坏;

  天下之大弊在于朝堂,朝堂昏暗则天下大疾;

  天下之大弊在于礼法,礼法腐朽则君怠民疲。

  张居正的变法,还是不够彻底,不够根本。

  天下之大弊,真正在于大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尺寸之地,生民万千充斥山野之间挣扎求活;

  天下大弊真正在于大明良田万顷,无人耕种,百姓困于兼并,苦苦挣扎;

  天下之大弊,真正在于已经承受不住苦难的百姓,再也扛不住朝廷的藁税、田亩的谷租、乡部的私求。

  民生困苦,才是天下之大弊!

  王朝运数、皇帝天命,究竟是什么?

  在朱翊钧这个十岁人主极其朴素的政治观念里,运数天命,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则天下安,百姓不宁,则天下不宁。

  张居正清楚的知道天下之大弊,他在嘉靖三十三年寄情于山水之间,其实也对朝廷的尔虞我诈,人心鬼蜮,生出了厌恶,但是他还是说出了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而后回到了朝堂之上,想要改变这糟烂的世界。

  张居正之所以不回答,只是因为小皇帝还小,这些事需要皇帝亲自主持罢了。

  朱翊钧继续说道:“元辅先生后来讲,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陈太后兴趣盎然的问道。

  朱翊钧满是笑容的说道:“元辅先生说,器就是器具,指的是各种器皿。器也是成器的过程,就是陶土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的过程。”

  器是名词,也是动词,不器是不拘泥于形式,不器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循规蹈矩,只能成为器才,有大小形制,有它的局限性。

  “君子不器的意思不是君子不能成才,这句话要理解,要联系上章,夫子论知人,为善者君子,为恶者小人。”

  “君子不器,讨论的是君子,不讨论小人。人有一材一艺的,譬如器皿一般,虽各有用处,终是不能相通,能于此,不能于彼,非全才;”

  “而君子不器,是大之可以任经纶匡济之业,小之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不像器皿一样,因为样式大小只能有一种用途。”

  “君子不应拘泥于世人的议论、拘


相关章节: 第五十八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六十二章 隋珠弹雀,便殿击球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六十五章 连绵不绝的攻势第六十六章 一拳胜过一拳第六十七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