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 斗罗之看主角团奋斗成神现世寻灵记御书临风浩然山海天师无双我真的不是王牌特工我的命运改变器大宋续命人离婚后,女首富倒追我吞噬星空,我可以模拟人生重生,我就想当个富二代死神黑线

杂役是很重的,很多百姓将自己的户籍投效到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就是为了免除杂役。

  只要是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田税都是少不了的。

  可田税少不了,但是能不能征收上来,那就不好说了。

  比如这位蔡员外,曾经做过南直隶户部员外郎,在官场交友广泛,衙役连他家宅子的门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是催征田税了。

  城南很多庄子,看到蔡员外不交田税,那也跟着后面抗税,搞得每次去城南征税的税吏都没办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任务,就要被县里的老爷斥责,甚至要自己掏腰包补足欠税。

  “蔡员外那么多土地,他又是怎么抗税的?”

  林清远这段时间没少和蔡家扯皮,疲惫的说道:“蔡员外说他家这些年都没种粮,拿不出粮食交税。”

  这个理由也行?

  苏泽想到自己如果造反,也免不得要和这些“乡贤”打交道,他问道:

  “那这些年蔡员外都种的什么?”

  “蔡家那几个庄园都种的菘蓝。”

  菘蓝?菘蓝不就是板蓝根吗?

  “蔡员外是延平府织染大户,城里的染坊基本上都是他家的。”

  原来如此,这蔡员外倒是理财有术,这家伙全部种的都是经济作物。

  苏泽想到自己读研时候做过的课题,大明朝南北都缺粮,但是南北缺粮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福建广州地区的土地亩产两倍于北方地区,长宁卫就广泛种植占城稻等优良的粮种了。

  明明亩产是南宋的双倍,可福建依然缺粮食。

  就连县衙每年应该拨付给长宁卫等卫所的军粮,往往也都缺斤少两,去年的到现在还拖欠着呢。

  福建缺粮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贸易发达,种植经济作物的利益远大于种粮,所以大户都更愿意“改稻为桑”。

  现在还不是最严重的时候,等到明末烟草传入中国,种植烟草利润巨大,福建的大户纷纷挖掉粮食,改成种植烟叶,导致福建明明亩产很高,却只能靠红薯充饥。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南平县征粮的难处了。

  大户不种粮食,他们有人脉有力量抗缴粮食。

  但是在考核征粮这项指标的时候,是以府县为单位的,方知府和白知县的考成结果,都和粮食能不能征收足息息相关。

  大户不交,那税吏自然只能去盘剥小民了。

  加上税吏从中贪腐,自耕农的负担越来越重。

  等到了明末,再加上杂役和各种苛捐杂税,自耕农纷纷破产,形成流民大军。

  不过现在矛盾还没到这个地步,但是征粮的矛盾已经很大了。

  更不要说今年闹了几次倭寇,田地也没有好好打理,夏粮已经欠收了。

  所以县衙对户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从城南那几个大户那边弄点粮食出来,那些穷老百姓已经没有油水可榨了!

  县官难做,不过白知县也是一名强势的县令,他手腕高超,苏泽准备好好看这位知县和大户斗法了。

  苏泽在户房也没有熟人,只能向林清远表示遗憾了。

  林清远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他只能求着苏泽给白知县美言两句,千万不要革了他吏员的职务。

  苏泽进了城,直接来到了《拍案惊奇》的编辑部。

  编辑部前聚集了不少衣衫褴褛的孩子,领头的是个身材矮小的男孩。

  这孩子穿着破烂衣服,神情不卑不亢,和陈朝源行了一礼,那些围着编辑部的孩子就随他一起离开了。

  “陈兄,刚刚那些孩子是怎么回事?”

  “苏兄还是进来说吧。”

  进门之后,陈朝源说道:“刚刚那些都是我们《拍案惊奇》的报童。”

  “报童?”

  “是啊,按照苏兄的意思,我们找了这些城里流浪的报童卖报,确实多卖了不少报纸。”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


相关章节: 第136章 分基地,宝山第137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138章 良配第139章 用人之道第140章 秋水仙素和水杨苷第142章 一网打尽!第143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佳人偷菜?第145章 海战之法第146章 双双升级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