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续命人


推荐阅读: 御书临风浩然山海天师无双我真的不是王牌特工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我的命运改变器离婚后,女首富倒追我吞噬星空,我可以模拟人生重生,我就想当个富二代死神黑线恶毒女配被偷听心声后人设崩了诸天反派的逆袭

  张焘缓缓地在庭院中散步,已经是三月末,庭院中一株百年梨树正在开花,洁白的梨花缀满了老树的枝丫,随风送来淡淡的香气。

  张焘笑着对儿子张埏说道:“仁宗朝宰相晏殊曾作过一首无题诗,其中两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被认为富贵已极,晏殊也因此被称作‘富贵宰相’。这座尚书府虽然没有柳絮池塘,却也有梨花院落,为父算不算赚得了半个宰相富贵?”

  张焘面带病容,今日又是一个好天,他穿着夹衣,外面还罩一件披风。

  外间都在传闻他拒绝上朝是在与皇帝赌气,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实在是多年为社稷和君王忧心,为百姓和民生操劳,尤其是那个坐在最高位置上君王无心振作,让他看不到希望,“心累”拖垮了他的精神和身体!

  张埏还未答话,管家进来禀报:“老爷,二爷,皇城司提点吴扬吴大人投帖求见!”

  张埏接过大红的拜帖打开瞧了一眼,奇道:“大人,他称您为世伯,又自称世侄,却是为何?”

  张焘蹙眉道:“近日临安城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张埏为了不让老父忧心,命令尚书府上下都不得谈论朝堂之事,见老父问起,他只得说道:“别的倒也没什么,只是日前楚州通判徐宗偃上了一道折子,说东海县的县民李秀先是请求献产归附我朝,被拒。随后东海县发生起义,李秀又四处奔走要求朝廷救济东海。皇帝跟相公们刚刚准备驳回,哪晓得李秀带着徒弟已经进了临安城,四处奔走求告,让朝廷发兵救援东海。不知怎的,他竟走通了小吴大人的门路。”

  看着父亲沉吟不语,张埏道:“父亲既已下定决心辞官,不如儿子就去回绝了小吴大人,就说父亲身体不适,不宜见客!”

  张焘沉思了一会儿,吩咐道:“请小吴大人进来,阿埏,你亲自去府门迎他进来!”

  见儿子迟疑,张焘说道:“你忘了?当年你我父子初到四川,是吴璘吴大人诸多照护,如今他的儿子第一次上门拜见,我岂能不问因由就将其拒之门外?被人诟病事小,岂不寒了故人的古道热肠!”

  吴扬随着张埏一路进来,“世兄,伯父的身子可好些了?世兄莫怪吴扬来迟了,小弟穿上这身衣服就有诸多需要避讳之处,疏慢之处还请世兄多多担待!”

  两人一路热络地说着话,倒像是经年不见的世谊子弟,谁能知道他们今日才第一次见面。

  见到张焘,吴扬连忙抢上前问安:“吴扬见过伯父,伯父身体可大好了?一直想来探望伯父,谁知临安城又出了新的事故,今日才算得闲,伯父莫怪!”

  张焘双手将他扶起:“起来吧,在陛下跟前当差自然诸多不便。我今日倒觉得人清爽些,在院子看看花,原来临安城的春天都要过去了啊!”

  吴扬:“临安城最美的是夏天,等伯父大好了,吴扬陪伯父和世兄游湖赏景,那时鱼虾皆美,正好品尝一下宋五嫂的手艺!”

  三人热络地说了会儿话,吴扬从跟来的小厮手中拿过一个长条形的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支足有小儿手臂粗的人参,须发皆全,品相极好。

  “这是一支上好的山参,懂行的说年份在五百年往上。侄儿想着伯父这病皆是为国为民操劳所致,特意寻了这支山参给伯父补补精气,万望伯父给侄儿一个机会,不要推辞才好!”

  匣子里还有一份礼单,除了山参之外,还有千年首乌一对,寸大的明珠两对,锦缎十匹,纹银五百两。

  张焘似笑非笑地看了吴扬一眼,命管家将礼单和礼物都收下,带着吴扬去了书房。

  “说吧,你给老夫下这么重的礼,是有何事相求?丑话先说在前头,你吴扬吴大人都处置不了的事情,老夫也未必能行!”

  吴扬厚颜道:“伯父若是搞不定,这天底下就没有能帮他们的人了!莫小雨,你还不快快将你的遭际向尚书大人好好说一说!”

 


相关章节: 第六十九章 失踪的鸭倌第七十章 刺第七十一章 小宴第七十二章 东海求援第七十三章 义商李伯年第七十五章 要么做宋人要么做金人第七十六章 指婚第七十七章 驱逐第七十八章 一线生机第七十九章 援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