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嫡长子


推荐阅读: 真实与梦境的区别电影世界交换师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汉末三国之天下一绝超凡入侵:我有一个特性商店我在全职法师里近战真龙血脉无慈悲英雄的轨迹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穿越之莫问人归处嘘!禁止修仙科技异端

个是兴教化,他在山东开设书院,做各类讲学,而且不像有的官员被贬之后心生怨念,他还是如当初一样秉持认真的性格,该教忠君教忠君、该教爱民教爱民;第二是重农桑,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阻止豪强大户兼并土地,与民休养,山东官府各类开支也倾向于民生。

  虽说没有创造什么财富神话,但他做到了一个理想中的封建文官应该做到的事。这其实就够了,老百姓,你不折腾他,他活得可好了。

  其二,这个时候升赏刘健,也是为拉拢人心。

  朱厚照做过的几件大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了士大夫群体。而刘健一直在士大夫群体中享有崇高威望,这个时候给他这样特别的待遇,就是展现一个君主的宽仁和胸怀。也更显得他不偏不倚。

  “取仕之议题,意在元年加科,而元年加科,是要天下士子归心。”

  李东阳和谢迁对刘健这句话都是认同的,李东阳还分析说,“广开言路、为国取才,这本也是盛世明君之象。只不过与外庭预料相差较多。现在看来,开海应非议题了。”

  “不错,若是有,则不应排在第四。况且……”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不难想到。

  那就是海禁是祖制,开海作为一个大朝会议题拿出来大谈特谈,总感觉味道不对。

  有些事你实在要做就做了,但不要拿出来反复的讲。不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别人,皇帝违反了祖制么?

  当初复套是国策,开海就不是,这其中其实也有这层考虑。

  “陛下,终归是陛下。”刘健微微摇头感慨,更多的夸奖话其实都在不言之中。

  一个十几岁的人,于政治上的把控不比他们这些几十年的老臣差多少,如何能让他不赞叹?

  接着刘健起身,正式的向两人行礼,“下官主政山东一年,一年来,尤为感谢两位阁老于山东百姓之关照!”

  “希贤公。”李东阳和谢迁都不受此礼,“我们之间就不要来这些虚礼了,早年我们就说过,既已相得,则不以俗名而论,所求者,上解君忧、下安黎庶而已!今日我与于乔来此,希贤公还不明白我们两人心意?”

  刘健感动,“能得知己一两人,此生无憾矣。”

  “希贤公还是快快坐下。”谢迁为其斟茶,“如今,君上爱民,正是有为之机。且不论平日如何,等到真的大朝会,还是推河工、取仕,可见陛下治国以正道。”

  谢迁的话也代表了京师里大部分官员的内心想法。

  大朝会的议题足以反应很多东西。

  于是一时间颂圣之语不断。

  正德元年的春天,大明似乎更显生机了。

  到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宫里传出的东西依旧出乎许多人意料。

  首先数量不一样了,二十七日连续定了朝会第四天、第五天两天的议题,分别为吏治、开源节流。

  二十八日所定也是两个,分别为不夜城和军备。

  原先所拟的是第六天军备、第七天不夜城。

  因为不夜城要在今年建成开放,所以不管怎样是要占据一个议题的。

  所谓不夜,就是要在里面不施行宵禁,而且有许多事说的容易,比如说如何保证商品品质,如何收税、真要搞好其实是很复杂的事,赶得上一次商业创业。

  朱厚照不想把它弄得很差劲,自然就需要花费寻思。

  而之所以调整顺序,就是因为大朝会文人居多,或者说整个大明朝文官的力量就比较强。能把军备这个议题挤进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并不在于次序,排在最后一名是给文官群体一个面子,同时也是要他们给皇帝一个面子,就是说:这是最后才讨论的事情。

  你看河工、取仕,都是很前面的。

  朱厚照是想减少政治阻力,至于说议了以后,施行了,施行到什么程度,还不是看他这个皇帝?

  这点政治智慧他还是有的。<


相关章节: 聊聊第314章 朕要土匪何用?(求订阅,求月票!)第315章 未来的一步(求订阅,求月票!)第316章 封建第317章 朝会议题!第319章 剿套、封锁第320章 巡视第321章 刘健与山东第322章 继续发展第323章 红薯行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