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嫡长子


推荐阅读: 真实与梦境的区别电影世界交换师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汉末三国之天下一绝超凡入侵:我有一个特性商店我在全职法师里近战真龙血脉无慈悲英雄的轨迹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穿越之莫问人归处嘘!禁止修仙科技异端

道,要做成这件事,的确只能依靠这些盐场的盐官。

  “好!这令赵某来写。”

  杨廷和身形一正,拱手道:“赵盐司大义。”

  “大义的是朝廷,是陛下。说到底,这些粮食是皇上的。”

  客套话不多说,也不是说的时候。

  杨廷和又建议说:“刚刚盐司说大乱之时流言四起。因而赈济灶户一事,最好要能做得大张旗鼓。钦差的名头虽大,但运司出了这样的事,眼下人人关注的还是盐司这里。”

  “赵某明白,以盐司之名义,在两淮地区差官张榜,讲述朝廷赈济之事实,至少稳住数万民心,也稳住盐商之心。”

  赵慎还是很上道的。

  这是杨廷和的感觉。

  实际上,皇帝后来提拔的官员,都是较为灵活、较有能力的,太过迂腐而死板的人,实在不适合在朱厚照手底下干事,他自己难受,皇帝也一样难受。

  越谈越欢之后,杨廷和心中的陌生感渐渐消失,尤其此时的大形势颇为紧张,问题当前更加需要务实,因而又一连商量了好几条办法。

  总归是以稳住大局、救济百姓、重振信心为主。

  关于这个重振信心,赵慎尤为佩服。

  杨廷和说:“朝廷是抓了许多盐商,但陛下从来不是不让盐商做生意,现在死了这么多人,民间盐商不仅对于两淮地区的盐事心存顾虑,怕是其他运司的盐业也会受些影响。这是与陛下的心意不合的。赵盐司若想事情做得漂亮些,最终还是要让两淮盐业走上正轨,而正轨的内涵,便是要重振商人的信心。”

  如此,赵慎恍然大悟。他原先是会查桉,对于在这种实际的政务,还是落了杨廷和一大截。

  所以他也虚心请教,“还好陛下派了杨介夫公,不然在下要耽误大事了!”

  “客气了。盐司,刚刚的那些若没问题,要不还是尽快处置?”

  “好!”

  这样一来,巡盐御史实际上把两淮盐业的运营与管束抓在手中,十几天之内,各种官方的意见频出,粮食的拨付、余盐的处置、盐场的生产……哪怕信心还没完全恢复,至少也要以政令的方式令他们恢复。

  杨廷和的话说的好,盐与粮食一样,多一点,总归是没有坏处!

  这些是赵慎的工作。而杨廷和作为钦差的身份,还有一个便利之处,就是可以和各府、州、县的地方官接触。

  他想就地购粮来凑足剩余的40万石,实在不行,就到应天府、苏州府购粮,不一定非要到京师嘛对不对。

  杨廷和一系列的应对、处置让赵慎大开眼界。

  连续多日辛苦之后,两人得一空闲,赵慎便忍不住赞誉,

  “原先就曾听说,陛下还在东宫时便甚宠杨介夫公,这次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杨廷和也没太张狂,京师里论圣宠,他差过好几人呢。

  “在下最初也不是这样。实际上,也是陛下的意思。朝堂上这几年风气转变,渐渐的以实务为先。这并非是正德元年忽然冒出来的,而是陛下布局好几年的结果。陛下常说,没有地方政务的锻炼,一个官员的能力到底如何,其实是存疑的。”

  赵慎入京不是很早,杨廷和这句话算是为他解惑了。他此刻才明白,皇帝已经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而脑海中也浮现出皇帝那睿智的模样,心中更为颤服。

  “圣天子在朝,大明之幸矣!”




相关章节: 第393章 他妈的我想…第394章 定婚期第395章 雕玉第396章 大兴夏氏第398章 一桩乐事第399章 筹备开业第400章 用人、贬人第401章 一箭双雕第402章 置拍卖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