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魏风骨


推荐阅读: 我的直播间引领娱乐圈最潮流我设计的妖魔世界文娱镇魂歌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女帝登基后,我被迫当了九千岁我家大师兄明明超强却过分贪财海贼:这个家伙有点彪修仙从吞噬道果开始从陪练到巨星都降妖了,还讲什么武德导演的快乐你不懂我爹永乐帝,你让我低调

  “经学权威,不足道也,博采众家,有利无弊。”

  何晏听罢,诧异不已,然而,他很快便又用先前那副挑衅的姿态,将自己装扮起来了。

  “本朝历代鲜有女子嗜书,崔妹妹倒是十分怪异。”何晏眼里尽是不屑。

  “学识无主,固可自取,怎该是你们男儿独占之物呢?”

  我单臂托头,故作姿态引他:“不过说起经注之事嘛……我崔缨倒也略知一二。”

  “哦?”何晏果然竖起了好奇的双耳,作了个“请”的手势,“洗耳恭听。”

  我不紧不慢,用手指点着缣帛,侃侃而谈,大有向古人示威的意味:

  “所谓《尚书》,即‘上古之书’,原只称《书》,有虞、夏、商、周四书之分,为史官所记之典、谟、训、诰、誓、命。秦人燔书,原本殆尽,逮及汉初,遂有博士伏生,口授传经,以隶书之,篇计二十有八,世称‘今文《尚书》’。武帝时,鲁恭王侵毁孔氏旧宅,于断壁中惊现籀文所撰《尚书》,孔氏十二世裔孔安国奉诏校定作传,世人因呼之为‘古文《尚书》’。古文较今文,约逾十有六篇……”

  何晏听了,生怕被抢了似的,紧接上我的话:“然也!古今文之争,已逾百年。前汉田何《易经》,伏生《书经》,申培《诗经》,高堂生《礼经》,公羊、谷梁两家《春秋》,皆立今文经学之旌;及至光武中兴,更有桓潭、班固、贾逵、服虔、马融、郑众、许慎、郑玄等一众汉儒,重树古文经学之幡。”

  我挑眉笑道:“今文经注虽微言大义,不免繁冗;古文经注则善训诂,崇古留韵,不尚空论浮词……”

  白面虎得意洋洋地和声道:“故而北海郑公,兼采今古文经,独创‘郑学’!郑氏《书》注面世,欧阳今文与大小夏侯之学,一时遂绝矣!”

  “哈哈哈,平叔兄博通儒典,缨委实佩服。”

  “崔妹妹对经学大况了如指掌,亦在晏意料之外。”

  我和何晏都在假笑着,谁也不服谁。

  二十一世纪,人们在《十三经注疏》里所能看到的《尚书》,乃是今文尚书与晋人伪古文尚书的合编。而那从孔子旧宅中获得的真古文尚书传本,早在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之时便已散佚。2008年战国《清华简》出土面世,其中《傅说之命》即证明了传世孔传本《尚书》系后人伪作。

  如今能一睹古文《尚书》真容,于古文爱好者而言,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此外,又能在魏晋著名学者何晏少年时期与之论辩,谈起古今文之争,更由衷满足了我这个穿越者的小小虚荣心!此间乐,妙不可言!

  “不过呢,学问归学问——”何晏落落起身,振袖而立,“上回与崔妹妹在府前交恶,还不曾了结呢。”

  “确实,还没完呢。”

  我敛起笑意,从匣子里取出一物,端送到何晏跟前。

  “给我的?”

  “对。”

  “此为何物?”

  “崔氏独家秘方——疗伤用的。”

  “……”何晏较先前更为惊诧了,更惶恐地后退了半步。

  我莞尔笑道:“这些生姜都是新取的,且摩按轻拭,如此反复三两回,早晚各一,疤痕不日即可消除。又或者,你将这蜜浆与鸡子一并灌入碗中,混合江米,制成膜片敷于脸上,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嗯?记住了吗?”

  芦荟对于祛疤十分有助,可惜叫人寻遍了花圃也不曾找到,大约是这个时代尚未有此类物种。于是我便一早备下匣中物什,预备登门挑衅何晏时用。如今他不请自来,正当献此物假意讨好,以安其心,才好打我日后的如意算盘。

  何晏俯视了我一眼,佯笑道:“十余日前我才与你动过手,你会那么好心?”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君子斗法有道,我崔缨也并非不讲理之人,先前打人是我不对,如今彼此既已释然,不若就此带过,还望平叔兄……日后莫在人前


相关章节: 第四章 蟋蟀第五章 流感第六章 利剑第七章 女诫第八章 雨亭第十章 文思第十一章 秦纯第十二章 东市第十三章 任霜第十四章 诗论(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