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推荐阅读: 都市之神级宗师大宋泼皮我的世界之圣战从刘邦斩白蛇开始这个警察有点野巨门卷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盗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梦幻级全能系统军嫂炼成记七世葬魔身地球上最后一幢楼

根本支撑不起这样强势的皇帝。

  说句不好听的,大汉会亡,世家亡不了。

  张淮阳将抄本放到一边,没意义的东西罢了:

  “皇帝是打算按着这封奏疏,来改革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反倒还要感谢献上《治民疏》的人才。

  都不用强攻琼州城,连围城、断粮都不要了,等着琼州城里的世家献城就行。

  皇帝手里是有兵,但这可不是天下大定的和平时期,还有着外敌!

  东胡人手里,也有兵,更多,更强的兵!

  要知道就算是东胡人,打下州郡之后,大多也是劫掠世家,而不是屠。

  即便屠,也是屠几家留几家,让那被留下的几家感恩戴德。

  以至于在东胡大军的强势,以及心中的恐惧之下,才有后来的世家贵族举城投降。

  探子道:“并没有,汉帝只杀了三个大臣,在朝堂上哭闹一番,发了通脾气。”

  说到这里,探子心中还有几分嘲笑,好好一个皇帝,竟然在朝堂之上跟个小孩子一样哭闹,难道是想要博取同情吗?

  他继续道:“然后汉帝让人拿了一堆从宇文氏家中搜出来的书信,给大臣们看了,表明不再追究,最后一把火全烧了。”

  “烧信?”

  张淮阳并不是很意外,昭武帝是在效仿先祖。

  当年大汉的光武皇帝,在讨伐河北王朗时,收缴文书,截获手下和王朗交往的书信大几千封。

  光武皇帝就没有多加理会,直接付之一炬。

  既然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信任有加,引为心腹;那么自然的,也就不该要求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肝脑涂地,奋不顾身。

  “之后呢?杨太师来信,必然不是为了这些小事。”

  也就是昭武帝效仿先祖,表明造反的只有那几家,其他人一概不追究,用来安定朝中人心。

  如果加上一开始的《治安疏》,可能是想再敲打敲打世家门阀,抬一手寒门,让朝中有更多的自己人。

  确实有手段,在保证朝堂安定的情况下,不断从世家大族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探子咽了口唾沫,手指握拳在手里搓了搓,继续道:

  “汉帝要御驾亲征。”

  “嗯。”

  张淮阳轻轻点头,东胡两次大败,都是昭武亲征,吃着甜头了,继续亲征,也很正常。

  “三千人,取琼州三郡。”

  “嗯。”

  “嗯??”

  任凭张淮阳再怎么稳健冷静,此时都愣住了,有些失态。

  好一阵子后,他才缓过劲来,揉了揉眉心,一阵沉思。

  随后找来一张地图,默默测量考究了半天,又招来几个琼州本地的汉人,询问再三,才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没有任何特殊的地形,那么还是想挖地道?”

  经由琼州城中不断传出来的情报,他已经知晓,大汉之中那位擅长穴攻的将领,就是皇帝本人。

  穴攻能守,更善攻,一个精通穴攻的将领攻起城来,确实不好守。

  “三千人,足够在短时间内以穴攻之计,拿下一城。”

  “万万不可能拿下三郡之地。”

  “那么是......障眼法?”

  张淮阳的神情变得严肃而专注,像是想通了什么。

  “必然如此,城中有我军暗线,会将出征的消息传出来,昭武帝肯定也是知道的。”

  “看似拿三郡,实则只是取一郡,这消息便是故意传给我军。”

  “虚虚实实,方为上策。”

  张淮阳的自言自语,越来越有条理。

  他不禁再次心生佩服。

  确实是古之名将风范,这样即便知道昭武帝要亲征,要夺城,也不知道应该派军去哪里驻防。

  能做的只有告知三郡守将,加以提防。

  不过张淮阳本来也没打算派军回防,东胡势大,败上一两场,大可汗不会说他什么,


相关章节: 第48章:小酌第49章:无字空碑(求追读)第50章:忌,上朝(求追读!!)第51章:大胆的想法(求追读!!!)第52章:脱下长衫第54章:你不开门我可就要叫了啊(求收藏求追读!!!)第55章:我无懈可击了你的无懈可击(求追读!!!)第56章:真没见过这么主动的俘虏(求追读!!!)第57章:汉军回来了第58章:地下说唱皇帝(求追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