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国师


推荐阅读: 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深渊子嗣人在原神,正在说书美少女请别表白众星之子顶级难度贺小凡的回忆录灾变卡皇从精绝女王开始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家兄唐太宗

过滩头登陆这个环节,后续的兵马和辎重源源不断地运上来,建立好完整的防御线,那么哪怕日本军队再多,也不管用了。

  朱高炽有些欣喜地说道:“如此一来,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获取日本的金山银山!”

  朱棣蹙着的眉头微微舒展。

  姜星火在树下侃侃而谈。

  “所谓的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其实换成我们的古话,非常的好理解,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姜星火提出了一个问题,旋即自己给出了答案。

  “这句话,不仅阐述了人本身的不同,譬如北方寒冷地区人脸上的血液为了供血取暖,一定比湿热地区的人要用的多,所以面色通常会较红;同时,北方无法农耕只能畜牧,因此那里的人通常也会因为吃肉习惯而变得强壮一些。”

  “更重要的是,这一方田地养出来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李景隆和朱高煦略微有些费解。

  “还有两句话,一句话叫仓禀实而知礼节,另一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那单一的地理环境举例,有的地方生来就田地肥沃且物产丰富,所以人们才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去思考问题、研究艺术;而有的地方田地贫瘠且物产稀少,所以就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尽一切办法去挣一条命来。这也是为什么通常靠近河海的人,比内陆平原的人,要更加富有冒险精神的原因。”

  “那么我们接下来,把视角从一个地区,放大到一个国家来看,看看地理环境是如何决定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的。”

  “我们依旧先以华夏文明来举例。”

  姜星火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如果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就是黄河流域来看,在春秋以前的时代里,由于种植粮食的能力比较低下,野外没有开垦的田地还有很大部分,所以基于农业而形成的聚居区相对分散、彼此孤立,在各个小的地理单元内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都自成一体.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都是以‘城’为单位计算领土的,这便是因为,城内的才是国人,而城外的都是野人。”

  朱高煦有些恍然,原来国人和野人,竟是这么来的吗?“那么国人和野人的区别,是怎么消失的呢?”

  姜星火说道:“还是因为地理因素,因为黄河流域较为平坦,缺乏足够阻隔各个小的地理单元之间交流的地形,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各地区的交流很快就频繁了起来。”

  “但这种频繁,却并没有促成大规模商业贸易的形成,也没有培养出人们的重商习惯,你们猜猜是为什么?”

  朱高煦猜测道:“黄河河运不方便?”

  李景隆则是说:“或许是人们不喜欢贸易?”

  “是也不是。”姜星火纠正道,“原因其实还是由地理条件衍生出来的。”

  “之所以没有培养出重商习惯,第一个原因就是物产不足,没有充裕到足以大规模输出的程度。这里面的关隘就在于季风气候虽然雨热同期能让农作物很好的生长,但同样是因为季风气候,降水量不稳定,某些年份降水过多,某些年份降水过少因此会导致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使得靠天吃饭的农业耕种的年均产量维持在勉强温饱或是略微饥馑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需,但却偏偏不会有大量剩余的农产品累积,商品不足也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所以培养不出人们的重商习惯。”

  “看到了吗?正是因为土壤、水文、气候这些地理因素,导致了华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人们常年被困在田地上求个安稳,在精神特质上,就出现不了勇于冒险的重商习惯。”

  听闻此言,两人点了点头,好像说的是挺有道理的。

  他们原先以为,人的精神应该是生来具备的,勇敢的人就是勇敢,怯懦的人就是怯懦。

  如今细细想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二十五章 道衍屠龙第一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一百二十七章 《国运论》第二卷第一百二十八章 华夏因何成为华夏?第一百二十九章 地理决定论第一百三十一章 世界岛战争第一百三十二章 菊与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女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岳飞第一百三十五章 谯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