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蜀汉


推荐阅读: 凌宇晴江外传绰号流星我的钢铁战衣我真的不想出名啊!一个废材的自我修养创世之零降临疯批美人她野性难训熊学派的阿斯塔特武纪开局一座龙窟,横推万界战场半岛守护皇冠学妹,别人不知道你是穿越者吧九州妖皇传

  “军中无酒,只能以茶代酒了。”

  刘禅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祝融公主。

  “酒能醉人,军中若是多有酒水,怕将校士卒也不会如此勤于练军了。”

  祝融公主捧着酒水,小口的抿了一口。

  “其实今日让公主过来,也不仅仅是挑选精壮士卒的事情。”

  “哦?”

  祝融公主将手上的茶碗放下去,绝美的脸上露出探寻之色。

  “那不知郎君还有何事?你我本一体,不妨直说。”

  刘禅盯着祝融公主秋波泛起的眼睛,语气稍稍加重,说道:“此事若要施行下去,颇为艰难,届时必有反抗,流血漂橹,人头落地之事不可避免。”

  祝融公主心中微微一紧,但她脸上还是挤出了一点笑容出来。

  “若是对蛮族有利,便再艰难,妾身也愿意襄助郎君。”

  祝融公主虽然倒向了刘禅,但有一个前提,便是不能损害蛮族的利益。

  刘禅赞赏的看了祝融公主一眼,说道:“公主放心,此事对蛮族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蛮族贵人、部族首领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哦?”

  祝融公主眉头一皱,问道:“这是为何?”

  刘禅没有直接回答祝融公主这问题,而是反问道:“大理王城居南中四郡中,如何收取赋税?”

  祝融公主想了一下,说道:“由各地的蛮族首领定期上贡。”

  “上贡多少?”

  “收成的十分之一。”

  “那你如何知晓他的收成?”

  “这...”

  祝融公主眉头微皱,但还是继续说道:“这是按百年前一郡十万人丁收取的。”

  刘禅呵呵一笑,说道:“百年前南中一郡都不止十万人,现如今,更是不止了,大理王城赋税收之不上,自然军力不胜,乃至于越巂郡夷王高定敢不服蛮王王令,益州郡孟获觊觎蛮王大位。”

  “这便是赋税制度的问题。”

  赋税是古代中国王朝成立和维护统治的一大重要支柱,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一种政策措施。

  赋税制度不行,那一地的资源便得不到整合,最终会出现类似叟王高定、益州郡孟获这样的地方毒瘤,危及统治。

  “公子所言,我南中四郡的赋税制度太过陈旧了?”

  “不是陈旧,是太陈旧了,这已经是千年之前的制度了。”

  刘禅看着祝融公主,缓缓说道:“赋税自夏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只是以类似于税的概念的产物存在的,即为“贡”,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贡赋,从贝从武,以征而收。部落或者平民根据田地产出的一定比例来进行上贡。

  也就是说,公主的南中地区,所谓的赋税,不过是夏朝时期的制度而已,连井田都不如。”

  祝融公主端正坐姿,她虽然有接受过汉文化教育,但毕竟能教授她知识的汉人都水平不高。

  这个时代关键知识是密不外传的,类似于这种制度的知识,祝融公主还是第一次听到。

  “还请郎君教我。”

  多爱学习啊!

  刘禅瞥了一眼头一点一点,差点要打瞌睡的关银屏,心中微微叹气。

  人家学习加补课,你学习的时候在睡觉,这脑子好用才怪!

  “赋税制度主要包括,以人丁为根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根据的财产税,即户调;以田亩为根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及以成年男子为根据的徭役和兵役;关税市税等林林总总的其他杂税。”

  看着在低头深思,消化知识的祝融公主,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从三皇五帝至今,施用的许多税收制度、如井田制、初税亩、屯田制。”

  祝融公主眼神中全是探寻,她将坐垫稍稍前移,与刘禅靠得更近了。

  原本朦朦胧胧还在打瞌睡的关银屏


相关章节: 第六十二章 我知美人心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王城公审第六十五章 声望大振第六十六章 屠龙术第六十八章 试点云南郡第六十九章 杀出个朗朗乾坤!第七十章 阿会喃的龙场悟道第七十一章 苦肉计与杀鸡儆猴!第七十二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