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舍弟诸葛亮


推荐阅读: 诡异:我有梦境小世界春秋战国册夫人带着孩子又跑了漠惹姐弟LOL:队友内卷的我越来越强斗破之我乃萧家老祖龙族:我的系统第一天就跑路万族入侵:我为九州守护神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我那侠客梦一人:功法全靠小猫咪带给我

上看,广陵郡极为广大,全境都是平原,可产粮和人口却不如下邳。”

  诸葛瑾若有所思反问:“会不会是射阳泽占了太多面积?实际上广陵的平地能有下邳的两倍么?”

  陈群:“我算的时候,已经把射阳泽扣掉了。且大泽虽占地广大,却利于灌溉。如震泽(太湖)之于吴郡,是有利无害的。”

  见对方并没犯低级错误,诸葛瑾点头鼓励:“那就好,继续说。”

  陈群:“后来我深入查访,才知道广陵耕地虽多,产粮却少,主要是因为灌溉不足,以及地有咸卤。

  邗沟使广陵有运河之利,却也经常导致海潮经长江倒灌入运河、射阳泽。尤其大潮季节,泽水都微微咸苦。”

  诸葛瑾恍然:原来是盐碱地的问题。

  他前世作为金牌教培讲师,史地常识也是很丰富的。他知道,苏北地区在古代一直不是鱼米之乡。

  如今看来,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苏北农业制约,其实是不同原因造成的:

  宋朝之前,是因为广陵潮,导致海水由长江倒灌运河,形成盐碱地。

  而宋朝以后,虽然广陵潮和倒灌没了。可南宋时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形成洪泽湖,淮河水患严重。一直到建国后修了苏北灌溉总渠才缓解。

  可以说,盐碱地和水患,各自要为苏北平原的贫穷,负责一千年。

  诸葛瑾如今所处的时代,恰恰属于前一千年。所以只要解决盐碱地,就能把苏北平原变成鱼米之乡。

  想到这点,他内心不由热切起来。

  当然,广陵的盐碱地也分好几种。

  有的盐碱地就是靠海太近、地下水本身就很咸,这样的地是没救的,还不如将来开发晒盐工业。

  能挽救的,只是海潮倒灌导致的那部分盐碱地。

  陈群这几天功课做的不错,还实地考察了一些地方,并配合历年账目、土地籍册。

  按照他的估算,这两类盐碱地的比例大约是五五开。

  所以如果能解决海潮倒灌,就可以解决广陵郡一半的盐碱地问题。

  广陵郡适合农耕的区域会因此大大增加,很多现有田地的单产也能提高,将来甚至可能容纳数倍的农业人口。

  ……

  陈群把这个预期收益,给诸葛瑾算清楚了,确实很诱人。

  但陈群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他手头有四万人、一个冬天的时间。

  但怎么把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怎么规划、施工、解决这个问题,陈群束手无策。

  他又不是水利专家。

  诸葛瑾也不是水利专家,何况他才刚刚听完汇报,现想脑子也没这么快。

  琢磨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诸葛瑾才随口说:

  “有没有考虑过,在邗沟与长江之间,修一道闸门呢?平时通航可以开闸,一旦涨大潮就关闭,咸水就灌不进运河了。”

  诸葛瑾前世虽然很少来扬州,但他在钱塘求学工作多年,那也是一座大运河起点的城市。

  他去运河博物馆参观过好几次,也知道那种能在不同水位河段之间通航的船闸,要到清朝才出现。

  但如果只是一道隔离海潮的简易闸门、不考虑水位差通航,那么隋唐时期就有这种技术了。

  确切地说,是隋炀帝重修大运河后,唐初贞观、永徽年间就在扬州修了邗沟闸门,为的也是防海潮倒灌。这才导致唐宋时的扬州比汉朝的广陵要富庶得多。

  从汉到唐,这个技术跨度不算大。动动脑子设计一些巧思,是有可能克服的。

  只是诸葛瑾现在还没想到怎么克服。

  而陈群闻言当然是大吃一惊。

  作为一个汉朝人,他当然没听说过有截留江河的闸门:

  “先生是说……修一道闸门,放下时足以把整条运河截断?可邗沟是北口连淮处水位高,南口连江处水位低。

  落下闸门后,从淮河流入的水流不出去,蓄在


相关章节: 第52章 刘备接旨,分兵豫章第53章 我加了三个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吗第54章 你永远可以相信吕布的反复横跳潜力(突获通知8月1日要上架)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于子瑜(五千字大章赶进度)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我说的是赵云第58章 搞不定的事情就交给阿亮好了第59章 临走捡了个步练师第60章 出师豫章第61章 诸葛亮辞行第62章 诸葛亮:姐姐不能卖,我牺牲一下就够了(明天/今天后半夜上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