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推荐阅读: 龙族:我的系统第一天就跑路万族入侵:我为九州守护神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我那侠客梦一人:功法全靠小猫咪带给我官道情途官途之权力巅峰战国:开局一块地混沌不灭诀傲世猛龙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大晚上,朱由校赶紧去乾清宫。

  心里知道一定是家父身体撑不住了,这是要紧急安排事情了。

  到了乾清宫,只见一般的宫女都被要求退下,殿内就只有寥寥几个心腹服侍。

  到了殿里后一半就寝的区域,只见李选侍、王安、魏朝和五弟朱由检等人都在。

  一般由俭弟弟不会在场的……

  朱常洛人还清醒,看到太子到了又双臂颤抖着撑着坐了起来。

  “吾儿来了……为父身体是真不行了……头疼无力、睡不着、吃不下……”

  他陈述搬到乾清宫,想着抱着试一试气运、风水能不能有奇迹,现在看来是没有了……

  泰昌连续好几天都在说自己时日无多,如果说一次那也许有试探的可能性,但每天都说还每况愈下,应该是真的撑不住了。

  太医治了二十天,啥用没有还抓住一个故意用相孛药物加害的。

  崔文升用清热化瘀缓解血压的药物,被人专门构陷,现在朝堂群臣,都把抨击他作为政治正确了。

  昭告群臣寻访名医妙药,却只见跟了他那么多年的东林党,忙着宣传造势搞移宫,立功扬名远远优先于救人。

  倒是首辅方从哲等万历托孤的老臣,真的认真寻访名医、搜寻妙药,虽然略有小成,但是拿出来的办法要么太普通,太医和崔文升都试过了,要么方法太过玄乎离奇,无人敢在泰昌身上试。

  还有一些边缘文官,敬佩泰昌皇帝效仿刘备的举动,到午门外自发为他祈福。

  对比东林党的行为当然让人欣慰些,但是毫无用处。

  泰昌说自己真的寿命无多时,李选侍、朱由检都在哭泣,朱由校却神情哀痛,紧紧握住家父的手不想放开。

  “吾儿可准备监国,王安你宣布吧。”

  “奴婢遵旨。”

  王安朗声道:“陛下口谕:太子朱由校聪慧忠孝,屡屡为朕分忧,此诚大明灾祸云集之秋,意令太子监国。明日召集重臣入宫,安排太子监国与重臣托孤之事。”

  朱由校微微一愣,有些惊讶竟然不是响应两天前英国公张维贤的请立太子监国的奏疏,而是要召集重臣入宫再商议通过。

  啊!是父皇知道不宜亏欠人情,所以专门这么安排。

  眼中忽然有点模糊。

  有些事泰昌都知道和懂得,只是重病将死没办法。

  上奏请太子监国、临终令太子监国,虽然看似没啥差别、时间也只差两天,但是效果大不相同。

  前者是大臣请求,皇帝才同意的,这是一个巨大功劳和人情。

  后者是皇帝病重做出决定,召集群臣讨论这个意见,支持此意见的虽然也有人情,但跟前面那个没法比。

  朱常洛也为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王安、李选侍这些人看不懂,但朱由校热泪盈眶。

  父亲都病到这个程度了,依然想着为自己铺好路。

  泰昌却强行挤出一个笑容,脸色蜡黄蜡黄,皮肤也褶皱无光泽,但这个笑脸就是最美的笑脸。

  朱由校发誓,不会让包括东林党在内的家伙,给自己父亲泼脏水。

  泰昌又单独嘱托李选侍,告诉她应配合太子,小心不要像郑贵妃一样被文官当了靶子。

  李选侍自此想办法尽力配合朱由校。

  ……

  八月二十三日。

  杨涟连续上疏了《劾史继偕疏》、《申明礼制疏》、《慎择东宫近侍疏》、《劾内官崔文升疏》,最近一封猛烈抨击郑氏一派的奏疏,上陈了三日仍没有动静。

  不愿意看到大乱的首辅方从哲,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朱常洛将于今日下午申时召见一批大臣。

  “敢问都召见谁啊?”

  “英国公、成国公、内阁三位大学士、六位尚书及左都御史,还有兵科给事中杨涟,一共十三位重臣。”

  十三位当然是原话,但“十三位重臣”,就是


相关章节: 第27章 大伙谁也不简单第28章 郑贵妃移宫了第29章 泰昌差点眼前一黑第30章 内阁里的争吵第31章 擅于木匠活?那就搞手雷啊第33章 泰昌托孤十三大臣第34章 不能轻易欠人情第35章 十三托孤大臣的不同反应第36章 在浙兵、白杆兵中发展线人第37章 我汪文言断言太子将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