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我的80年代


推荐阅读: 高手下山,从复仇开始!霹雳同人秋风起龙吟美女总裁的全能仙王不明不清从环太平洋开始的幻想种修仙有徒弟就行人生道场掘金猎人血蔓荆棘诸天:从一世之尊求道梦林游记睁开眼,回到女友毒死我的前一天

  望海县。

  浙东南的一个小县城。

  深秋,一夜惊冷,寒风裹挟着旧时代的斑驳味道,吹厚了大街小巷。

  斜纹褂,平棉袄,自织毛衣,一水的黑白蓝,偶尔浮现一抹仿军绿,那绝对是这年头的顶级时尚。

  相比城关人的体面,乡下来的土老帽,就要寒碜多了,多半衣衫单薄,畏畏缩缩,格外容易辨认。

  现在,红烛路上的人,注意力都被一个另类吸引。

  明明穿打补丁的薄褂子,裤脚缩到了小腿,袜子没得,解放鞋很对称地露出脚拇指。

  何以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当他双手插兜,以45度角望天的姿势,从一个“仿军绿”身旁走过时,对方死死盯着他——

  丫哪来的骄傲啊喂!

  李建昆嘴角勾起弧度,想从哥们身上找优越感?

  啊呸!

  问问哥们的一万股茅台,杭州三套房,答不答应……哎,不能想啊。

  你说这事闹的,只是小酌二两,泡个热水澡而已。

  虽说换回了十八岁青春吧,但一下失去奋斗多年的所有,高低不好受。

  忽特想抽根烟。

  兜就不必再摸,快秃噜了,仅剩一张黄色“解放车”。

  面值一分。

  日后的小孩多半没见过,更不知道人民币还有三元的“井冈山”,五千元的“蒙古包”,乃至壹万元的“瞻德城”。

  但也别小瞧一分钱的购买力。

  要知道,这年头在公社生产队里劳动,一个壮劳动力,一天记满十個工分,才折合人民币一毛五。

  一分钱能买到啥?

  一块水果糖,一只信封,一根自行车气门皮,一斤青菜……海了去。

  当然买包经济烟还差点。

  再说也没烟票。

  这年头物资匮乏,一切都要计划着来,施行统购统销,啥都离不开票证。

  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买肉要肉票,洗澡要洗澡票……掏粪抢粪还要尿粪票。

  农民还没有呢。

  农村吃大锅饭,粮票用不着,大队每年抠搜搜地发点布票、线票和火柴票,需要其他票证,只能去淘换。

  李建昆这货,祖上就是三代贫农。

  从主旋律的角度讲,这身份可极为光彩,所谓越穷越光荣。

  但,也就一口精神食粮。

  “叮铃铃~”

  “来,煤车,看着点,别蹭脏了衣裳!”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报纸哩,国际乒乓邀请赛,郭跃华勇夺男单冠军!”

  一路走走看看,蓦然回到这年月,仿佛进入了一帧帧老胶片里,朦朦胧胧的,色彩寡淡,连声音都透着股失真感。

  从电视剧里看这个时代,跟亲眼所见,完全是两码事。

  街道上,吊脚楼和红砖房相互掺杂,水泥还是一种很奢侈品的工业品,多数砖房是用石灰砂砌成。

  破破烂烂的路埂子旁,木头杆参差不齐,东倒西歪,头顶电线如蛛网般盘结。

  路上极少见到汽车,如果有,就是绿皮大卡,也不存在交通指挥岗,倒是县城中心的转盘处,有座架起来三米高的治安岗哨。

  里头穿白色制服的,可不是海军。

  脚下不停,李建昆来到和某人约好的汇合点——

  县供销总社。

  俩货今儿从学校出来,计划找样特重要的东西。

  但主要得靠还未现身的那位。

  李建昆也就打个酱油,猜到那玩意市面上早绝迹了。

  至于什么东西,供销社门外的大喇叭,已经揭开谜底:

  “……今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现在是1977年,11月初。

  没有任何新闻比这更重要。

  阔别十年的高考


相关章节: 第2章 剧情突然就狗血了第3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4章 得来还是有点费工夫第5章 石头矶第6章 清溪甸第7章 家第8章 行头第9章 出师未捷险心梗而殂第10章 机会留给眼贼的人第11章 迂回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