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逐鹿南北朝


推荐阅读: 血蔓荆棘诸天:从一世之尊求道梦林游记睁开眼,回到女友毒死我的前一天绝仙之地人在dc,天天行政休假星海最强暴力辅助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妻弟诸葛亮为了飞升,我只好去做游戏了重生东京,现在立马上车!我家祖上有口田

  如果说杨禹的话还比较含蓄,那么谢晦的九锡论一出,就使得在座的所有人不得不表态了。

  而王修等人此时悄悄望向孔靖,孔靖已年近七旬,是在座诸人中年纪最大的,而且他与刘裕私交甚厚,北伐前本已致仕,一听说刘裕要北伐,又主动请缨跟随出征,刘裕亦欣然任命其为太尉军谘祭酒、后将军,对他的敬重可见一般。

  孔靖抚着花白的胡须,深深地看了谢晦一眼,才对刘裕说道:“太尉天赋异禀,精贯朝日,气凌霄汉,资质非常人可及也,所谓花甲之年,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至于备九锡,以太尉之丰功伟绩,自然是当之无愧。”

  孔靖的话虽然比较保守,但也等于是明确表态了,见孔靖也如此,王弘也便跟着说道:“自桓玄篡逆以来,太尉大歼群慝,再造晋室,内平叛乱,导德明刑,外灭诸胡,申威龙漠,眼下更是一举扫荡中原,克复旧京,以太尉不世之功,朝廷确应显答群望,允崇盛典。”

  王弘与谢晦,一个出身琅琊王氏,一个出身陈郡谢氏,正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这可一点没夸张,可以说没有王谢两家,就没有东晋百年历史。

  虽然现在王谢两家已不复王导谢安在世之时的权势,但仍是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而王弘与谢晦又是王谢两家年轻一辈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表态,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在座的其余人等自然是纷纷跟进。

  刘裕对此没有表态,这样的事,他自然不好开口表态,众人议论完之后,刘裕不作可否,轻轻挥了挥衣袖,示意大家先退下,自己拿起案上文牍继续看了起来。

  上午退出大堂之后,杨禹表面镇定,但难免提着份心事,他那番话虽然是实话,但也正因为是实话,所以才有巨大的震撼力,谁也不敢保证刘裕不会炸毛啊。

  直到临近黄昏,刘裕的近卫白直队亲兵出现,带杨禹单独去见刘裕,杨禹的心才真正落到实处。

  仍是那座大堂,此刻只有刘裕一人在坐,西斜的夕阳从卷起帘子的窗户照进来,正好照在刘裕面前的长案上,正常情况下难以看到的细小尘埃在光线中飘动着。

  静坐于光线之后的刘裕让人看不太清楚,仿佛间,杨禹感觉他就像一只隐伏于光线之后的猛虎。

  杨禹见礼之后,静待刘裕发话,他注意到刘裕桌上文书的字都写比较大,据说这是刘穆之给他的建议;

  刘裕贫寒出身,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字写得不好,刘裕担心会受到手下官员耻笑,刘穆之就对他说,刘公您就把字往大里写,这字一大,自然就有了气势。

  看来刘裕真是采纳的刘穆之的建议。杨禹没有耻笑刘裕的意思,但想想刘穆之的建议,还是忍不住为之莞尔。

  刘裕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以拇指轻轻搓着中指说道:“我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人。”

  “杨禹不敢,杨禹今日句句皆是大实话。”

  刘裕面色平静地看着他,但那久居上位者自然形成的气势,却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不过由于他的大字,杨禹感觉这种压迫感小了些。

  刘裕放下手,中指在桌上轻轻点了几下,徐徐道:“眼下这局势,此番若能灭秦,关中仍若孤悬于外,加上拓跋鲜卑盘踞河北,威胁中原,然朝中百事纷繁,届时我或许真难以久留关中,然关中人心未定,群狼环伺,你说说,届时如何才能守住关中?”

  杨禹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道:“若关中人心未定,太尉便行班师,在下以为要守住关中……不易。”

  刘裕没有什么表示,显然在等杨禹的后话,杨禹只得说道:“除非太尉能力主迁都洛阳,才足以震慑群狼。”

  “迁都洛阳?”刘裕喃喃而语,迁都洛阳毫无疑问非常利于稳住关中,而且,建康偏于江南,要想继续进取,一统天下,迁都洛阳更是非常必要的。

  但问题是这百余年来,中原历经战乱,民生凋零,洛阳城几


相关章节: 第105章 来不及投诚第006章 持节云中第007章 秦楼月第008章 九锡第009章 滑台之争第010章 渡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