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逐鹿南北朝


推荐阅读: 血蔓荆棘诸天:从一世之尊求道梦林游记睁开眼,回到女友毒死我的前一天绝仙之地人在dc,天天行政休假星海最强暴力辅助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妻弟诸葛亮为了飞升,我只好去做游戏了重生东京,现在立马上车!我家祖上有口田

  既然增加加了经义的内容,杨禹决定再加考诗赋和算术两项内容为辅,对于算术一项,宋茂颇有异议,但由于杨禹的坚持,并搬出算术本是君子六艺之一的理由来,宋茂也就没有继续抵制,毕竟儒家经义为主才是他的核心诉求,加不加算术,对他来说就不太重要了。

  由于报名参加考试的已有数百人,上邽城中找不到合适的考试场所,经众人商议,决定在州衙前面的空地上临时搭起几百个帷幕作为考场。

  整个秦州,甚至整个天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想到,这场连个固定场地也没有、看上去有些草率的考试,将对未来的历史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甚至于由于它是在临时搭起的帷幕里举行,加上考试时间在春季,还产生了一个别样的称谓:春帷。

  到了考试这一天,天天还没亮,家住城南隆兴坊的李原便早早起床,点上油灯,穿上崭新的衣服、戴好进贤冠,然后匆匆到旁边的小屋拍门叫道:“文华,快起来,快起来,可别错过了时辰。”

  “啊!”屋内传出一声惊叫,然后是一连串忙乱的起床声。

  而另一个房间里也亮起了灯,李原的母亲张氏开门出来,对李原说道:“儿啊,时辰还早,我去给你们把饭热一下。”

  “辛苦娘亲了。”李原说完,又匆匆回屋收拾笔墨纸砚。

  等李原和文华收拾好,张氏也把早饭端了出来,一边让二人趁热吃,一边把昨日准备的馍包好,放到二人的篮子里。

  李原十二岁时,在县衙做刀笔吏的父亲死于战乱,剩下孤儿寡母二人几乎陷入了绝境,全靠张氏织些麻布艰难度日。

  到李原十四岁时,城中新开的一家翰林斋招伙计,李原第一次见到满屋子的书,他至今无法形容那一刻自己的激动之情,他当时就决定哪怕是白给翰林斋打工,他也要做这家店的伙计。

  由于他识字,很顺利得到了翰林斋雇用。从此之后,他就像进入了一个宝库,有活的时候他抢着做,一干完活,就求掌柜的给他一本书看,时常就着店门口的灯笼看到半夜,以至于忘了饥渴。

  掌柜的见他如此勤奋,深受感动,不仅破例允许他把书拿回家看,而且还不时给他一些纸和墨。

  七年时间下来,李原把翰林斋的书读了个遍,除了经史子集,连农学算术的书籍也不放过,说是学富五车毫不为过。

  在掌柜的鼓励下,他参加秦州府的初试筛选,轻易便通过了,文华便是在初试时认识的,文华的家境好一些,二人谈得投机,加上佩服李原的才学,文华主动要求住在李原家中备考。

  二人匆匆用过早饭,便在张氏千叮万嘱声中提着灯笼出了门。

  街上不时有巡城的兵丁经过,街边一些新开的饮食店也早早开了门,门口支起的灯笼透出暖暖的光。

  这是杨禹入主上邽城后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晚上不仅取消了宵禁,而且允许城中百姓沿街开店,不再限定于东西两市。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街边各种店铺便多了起来,越往前走,街上提着灯笼的行人越多,文华索性吹灭了自己的灯笼,对李原说道:“咱们这位杨府君,还真是事事敢为天下先啊。”

  “这坊墙低矮,挡不住偷鸡鸣狗盗之辈,对坊中百姓出入倒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如此也好,据说杨府君下令让各坊组织丁壮巡夜,治安最好的坊,今后可以减免一成的赋税,我们隆兴坊的坊长为此可没少费心思,这坊墙虽然推了,治安倒比以前好了许多。”

  文华说道:“只是这坊墙一推,街上难免变得杂乱,平时尚且没什么,战时只怕会误事。”

  “我倒不这么看,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一国如此,一城一坊何尝不是如此,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终归是要以人为主,平时坊长组织得好,战时加强管理,加上平时积累的经验,岂不比一道低矮的坊墙有用?”

  “也是,终归


相关章节: 第068章 那就让他们去抢第069章 官办抢劫队第070章 狗碧的心路历程第071章 何希华的坚守第072章 大儒宋茂第074章 试探第075章 庄无忌来了第076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078章 回马枪第079章 女先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