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推荐阅读: 重生后发现同桌在暗恋我让你流浪,你成全国旅游形象大使以门将之躯,扛着球队前进诸天之虹始洪终百岁人生让你做律师,怎么全都是被告?形意拳:以武入圣穿越崇祯我是昏君我怕谁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80年代剽悍土著女顺应天择诛丑战神

都在东魏这边,萧衍误以为他要去投奔高欢,正好当时东魏跟南梁关系很好,所以萧衍很爽快就同意了。结果出发的时候,萧衍觉得不对劲,建康到邺城也没多远,怎么这帮人准备了这么多干粮行李?他赶紧问独孤如愿具体要去哪里,独孤如愿回答道:“忠臣不事二主,忠孝难以两全。我已以身许国,岂敢因儿女私情忘了君臣大义?我这次是要回关中向朝廷复命请罪。”

  西魏虽然刚刚击退了东魏的进攻,但现在还是处于饥荒窘迫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独孤如愿坚持回国效命,让萧衍也颇为感动,而且他已经同意放人了,也不好再反悔,于是顺水推舟夸奖了一番,又送了很多赠别的礼物。

  当时侯景正在虎牢关附近练兵,荆州一带守备没原来那么严密,独孤如愿带着杨忠和宇文虬等人很顺利地进入武关,经上洛过蓝田关到达长安。

  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独孤如愿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向朝廷检讨,说自己没能守住荆州,亏损国威,请求朝廷治罪。皇帝元宝炬也先公后私,按照正式流程让大臣们评判一下对独孤如愿的功过赏罚。

  大臣们当然知道皇帝和宇文泰的立场,装模作样议论了一番之后,给出了结论:“独孤如愿奉命远袭荆州,干掉了东魏的荆州刺史辛纂,实在是大功一件。虽然最终没能守住,但那是因为敌众我寡,后援又不及时,于情于理都可以原谅。我们一致认为独孤如愿功过可以相抵,赏罚都可以省了,让他官复原职即可。”

  有这个结论就好办了。元宝炬当即正式下诏:“独孤如愿荆襄之战功劳极大,后来在敌强我弱,归路又被切断的情况下投奔南梁,表明他权宜变通能力也很强。更可贵的是,他身在南梁,不忘故国,这次排除万难回朝复命,忠义之心天人共鉴。为了表彰这种爱国精神,我决定把他升为骠骑大将军,另加侍中和开府,原来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都保持不变。”

  看到儿时的好朋友对自己依旧不离不弃,宇文泰也非常高兴。

  这段时间被国内的饥荒整得焦头烂额,而东魏那边又在厉兵秣马随时可能发动下一次进攻,西魏的处境可谓相当被动。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独孤如愿能够率众回归对西魏军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但再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不能当饭吃。无情的饥荒还在持续蔓延,关西大地上的草根树皮都已经被吃得精光,西魏国内军民百姓每天都饿得眼睛发蓝。

  等到八月份的时候,眼看着国内最后一点儿余粮即将耗尽,再捱下去恐怕连仅有的一万多常备军都养不起了。宇文泰愁得天天睡不着觉,没办法又去找宇文深咨询对策。

  宇文深的建议也很直接。现在核心问题不就是缺粮么,咱们出去抢点儿回来不就解决了?

  宇文泰眼前一亮,能抢到也行啊,可是哪里有余粮可抢呢?

  宇文深的建议一向都有具体的执行方案。他对宇文泰说,咱们都不用跑太远,潼关东面一百多里外就有个巨大的粮仓,里面的屯粮敞开吃都吃不完。咱们先把那里给打下来,然后直接把粮食搬回来就可以了。

  宇文深说的这个粮仓就是陕州的弘农郡。

  从西汉开始,弘农就是重要的漕粮存储地,相当于国家的中央粮仓,来自各地的田赋粮食都存在这里,用于保障皇室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段时间潼关以东虽然也受到一些灾荒的影响,但弘农郡里的屯粮还是非常多,足够西魏缓解目前的危局。

  想法固然美好,问题是这个计划太大胆了。宇文泰虽然冒险击退了高欢的第一次进攻,但东西魏之间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西魏现在只有一万多常备军,每天饭都吃不饱,能自保已经超出预期了,主动出击岂不是老鼠逗猫惹祸上身么?

  但宇文泰乃当世枭雄,险中求胜正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他简单权衡了一下,接受了这个建议。

  


相关章节: 第70章 磊磊关东霸主谋第71章 东风高压西风黯第72章 北将辞归南雁攸第73章 宇文奇兵斩窦泰第74章 敖曹浴血破巴酋第76章 刀兵再起雪前仇第77章 杀气高屯沙苑北第78章 阵解营空渭曲头第79章 河东倾颓随关右第80章 京洛汝颖一旦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