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推荐阅读: 重生后发现同桌在暗恋我让你流浪,你成全国旅游形象大使以门将之躯,扛着球队前进诸天之虹始洪终百岁人生让你做律师,怎么全都是被告?形意拳:以武入圣穿越崇祯我是昏君我怕谁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80年代剽悍土著女顺应天择诛丑战神

日久年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惯性,如果要改革的话,非得一个手段坚决的人来操刀不可。高欢也不是没想过亲自动手,但宽厚的性格决定了他始终抹不开面子干这种需要公事公办的工作。

  高欢曾经故意安排了一出戏企图劝诫尉景。有一次他请厍狄干和尉景两个连襟一起聊天,厍狄干在席间突然主动请求改任自己为御史中尉。御史中尉是从原来的御史中丞改制而来,有点儿类似于纪委监察部门,专门监督文武官员的纪律问题。

  厍狄干现在的官职是太保,比御史中尉高多了,所以高欢问厍狄干为啥没来由要去当小官。

  厍狄干愤愤不平地道:“我就是想把尉景这个贪污腐败的家伙抓起来,以平民愤。”

  高欢大笑,说妹夫你真会开玩笑,咱们是一家人,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他回头劝诫尉景道:“姐夫你以后也稍微注意点儿形象好不好,你看把咱妹夫气成啥样了。”

  没想到尉景直接怼了回来,他对高欢道:“我那点儿事算个啥,我也就欺负欺负老百姓而已,你可是连皇上都敢敲诈。”

  高欢吃了个瘪,直接给整没词了,只好打个哈哈把事情糊弄过去。

  老爹拿这帮亲戚故旧没办法,高澄可不信邪。他老早就看不惯东魏官场的乌烟瘴气了,于是主动提出来要去邺城辅政。高欢开始还不放心,后来丞相主簿孙搴屡次请求,这才点头同意放高澄走。

  高澄被任命为尚书令,兼领军将军和京畿大都督,正式进入邺城。

  这一年,他只有十五岁。

  邺城的高官们觉得高澄就是小孩子而已,肯定是不想成天被老爹盯着,找个借口跑出来玩,所以开始都没把他当回事。

  结果大家很快就发现自己判断错了。高澄上任之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他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很快就把朝内政务处理得顺顺当当,众人不得不对这个小朋友刮目相看。

  进入邺城的最初两年,高澄还是处于学习如何处理朝政的阶段。等到第三年的时候,高澄开始兼任吏部尚书,着手对东魏积弊已久的官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沿用多年的停年格制度给取消了。从此之后,东魏官员升迁只看才能,不问资历。高澄还亲自写信征召各地有才学名望的人为朝廷效力,暂时安排不了的就先作为门下宾客,充实人才储备。

  当年尔朱荣和尔朱世隆当政的时候,为了收买人心,曾经滥封官爵,平庸无能的官员动辄高官厚禄,被有识之士所非议。为了使得官员的追赠褒扬更有章法,高澄在麟趾阁和群臣编纂议定了律法《麟趾格》,并颁布天下。《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也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其影响一直波及后世。

  在高澄的主持下,朝廷将治国的政策书于榜上,公开张贴在街头,供天下百姓自由评论,发表意见。对那些提出建议或批评时事的人,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即使言过其实或言辞激烈,也予以宽容,不加罪责。这些措施很得人心,高澄的威望开始蒸蒸日上。

  外围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高澄开始着手处理最麻烦的事情,也就是反腐。

  说麻烦,主要在于这些腐败的高官基本都是高澄的父辈,有些人连高欢都要避让三分。

  但高澄跟他老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完全不管私人感情,做起事情来几乎六亲不认。管他姨夫叔叔二大爷,谁也别搞特殊化,统统公事公办。

  高澄任命出身博陵崔氏的崔暹(xiān,跟当年北上平叛的崔暹不是一个人,后者出身清河崔氏)担任吏部郎,他在后面负责撑腰,崔暹在前台负责操刀,两人联手对各种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打击,但凡有问题的官员统统被绳之以法,东魏的官场风气开始大为改观。

  高澄的反腐不玩虚的,不仅普通官员跑不掉,高层也同样没有幸免。那个高欢动不了的尉景,现在的职


相关章节: 第82章 君王空负琴瑟缘第84章 河朔壮士去不还第85章 风云翻覆弹指间第86章 鸿鹄铩羽返长安第87章 寂陵血泪惊天地第89章 玉璧横空不可攀第90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91章 河桥烟销金鼓动第92章 邙山夜寂月光寒第93章 廿载恩仇悬一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