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推荐阅读: :我是谁:红楼小夫子奶娃助我成为超级神豪宝妈花雾缈雀魂:开局国士无双从全职猎人开始成为无上意志重生:生如夏花仙武长生:从灵签仙缘开始游戏能力继承,我囤积百亿防御塔家有师尊,恶名远扬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接连对特区的拜访,作用立杆见影,很快张知府就传来了第一批引进人才的名单,这批人才全部是从羊城借调过来。

  羊城是粤省的省城,在特区成立之前,一直承担着内地的对外窗口作用,每年两届的出口交易会,是内地出口产品,换取外汇的主要渠道。而羊城也成了整个粤省人才汇聚之地。

  张知府上次与英豪公司交流过后,亲自去了一次羊城,将英豪公司的一系列合作意向,对粤省领导做了一个专项的汇报,使得与英豪公司的合作,上升到粤省重点关注的项目。

  加上英豪公司乐意捐赠电脑,也使得主管部门借调人才,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在粤省领导的直接关注之下,电脑换人才计划就得意快速展开。

  紧随着粤省的动作,两位首都的司长回到首都之后,也迅速给出了反馈,入股新筹建公司的事情,很顺利的得到了两部委领导的支持。

  具体的入股事宜还有一系列审批程序要走,但人才引进的事情,却也立即开始了进入操作。

  两部委都有意,把与英豪公司的合作,树立为标杆项目。遴选的人才自然就不能含糊,都是各自体系下的精兵强将。

  就在粤省第一批人才到位之后,两部委的人才名单和工作履历,也传给了陈兵。

  名单上有五十几人,给陈兵的勾选名额是三十个,陈兵只需要对这张名单进行勾选,后续的借调程序,自然有两部委去进行安排。

  有了这几十个人才,陈兵感觉立即能够兵强马壮起来,不过仔细看过这张名单所附的履历之后,陈兵却叹了一口气,放下名单开始思考起来。

  名单上的人选,履历都很不错,确实是内地的精兵强将,但这批名单的上的人才结构,却有些不均衡。

  首先是年龄结构,名单上最年轻的人选37岁,最老的已经年过半百,90%的人都是四十岁以上。

  陈兵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内地现在人才断档非常明显,这批人才都是50、60年代的大学生,那段特殊历史决断,人才培养已经彻底断代了。

  四十几岁的人才,好处是明显的,工作经验丰富,拿来就可以用,而且这批人才之前被压抑了太久,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会极高,到不用担心他们技术落伍或进取心不足。

  但年龄偏大的弊端也会很明显,那就是创意能力会有所下降,到了这个年纪,思维开始固化是正常的普遍现象,陈兵不可能寄望于这批人都是大器晚成的天才人物。

  除了年龄之外,这张名单上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不均衡之处,大部分的人才都是硬件方面的人才,精通软件的反而极少。

  这也同样是时代的局限,软件业的独立发展,本身时间就不长,各种编程语言的出现,都已经是60、70年代的事情了。

  而且软件要发展,必须要有计算机的硬件作为工具,国内计算机的保有量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是在军工、科研机构,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人才数量本就不多,加上如此长期的人才培养断代,能够懂软件的几乎都是自学成材的。

  软件与硬件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硬件研发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而软件的研发,更多需要依靠天才的创意。所以往往软件的天才,很多都是年纪轻轻就开始崭露头角。

  看来需要拔苗助长了。

  陈兵先是完成了履历筛选的工作,然后抄起了电话,直接给计算机总局的朱司长打了过去。

  简单寒暄,感谢了朱司长的支持之后,两人开始进入正题,面对陈兵提出的软件人才缺乏问题,朱司长也显的很无奈。

  “小陈,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注意到了,内地软件人才确实非常缺乏,正在想办法来弥补这个短板,现在各大高校也都开始兴办软件的专业,不过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没有这么快就能涌现出足够的软件人才。”

  “朱司长,关于这个问题,我到是有个


相关章节: 第三十二章 汉卡与拼音输入法第三十三章 内地缺外汇,我们有啊第三十四章 中文打字机第三十五章 核心产业第三十六章 心照不宣第三十八章 研发团队陆续到位第三十九章 短期布局基本完成第四十章 到处是大神的夏令营第四十一章 被截胡的微软第四十二章 PC时代来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