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周隋之际


推荐阅读: 超级赘婿在都市抗清失语者在霍格沃茨金陵走阴人天狱封仙录灾厄纪元:从章鱼到不可名状人在宇宙,浪到失联斗罗:轩辕大帝混沌长生诀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一颗龙珠吞入腹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初十,天元皇帝宇文赟暴崩,因临终之际不能言语,未能留下遗命,小御正刘昉、内史郑译于是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付之以军政大权。

  天元皇帝病故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在旁,知晓其中内幕,不愿再诏书上署名,无论刘昉等人如何威逼利诱,始终不愿就范,刘昉于是仿造其笔迹,代为签字。

  伪诏下达府兵十二卫,长安兵马皆受杨坚节度,杨坚又向颜之仪索要玉玺,颜之仪断然拒绝:

  “此天子之物,自有其主,随公何故索之。”

  杨坚大怒,却因颜之仪素有人望,不敢杀之以惹民怨,于是将其贬出长安,外任西疆郡(甘肃迭部)太守,也如愿以偿将玉玺揽入怀中。

  当天即为天元皇帝发丧,以女儿杨丽华为皇太后,尊小皇帝生母朱满月为帝太后,其余三后,如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炽繁皆令削发为尼,便是要从根子上断了尉迟迥等人以外戚身份干政的可能。

  为了掩人耳目,杨坚又以天元皇帝同母弟汉王宇文赞为右大丞相,尊以虚名,却不予实权,自己则领左大丞相,假黄钺,控制朝堂。

  杨坚有刘昉、郑译等人襄助,假托以天子遗命,得以顺利夺权。

  陈月仪之父陈山提、元乐尚之父元晟自知大祸将近,相继逃离长安,不知所终。

  得益于齐王宇文宪、小冢宰宇文孝伯等人先后被天元皇帝除去,杨坚在朝堂上的威胁只剩了小皇帝的亲叔父,汉王宇文赞。

  然而宇文赞着实没有什么才能,否则周武帝早就废黜了天元皇帝的太子之位,刘昉仅以美妓相诱便将宇文赞骗出宫城,幽于汉王府。

  自此,杨坚彻底掌握朝堂大权,长安城中再无威胁。

  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朝堂,元晟不过是前朝宗室余孽,陈山提虽出自武川,却是北齐降臣,宇文赞等人更是才识庸碌,更大的危险还在地方。

  天元皇帝曾以其五位叔父出藩,杨坚便以赴丧为名,催促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五王受天元皇帝猜忌,并未掌握地方实权。

  如陈王宇文纯坐镇齐州,杨坚只是派遣门正上士崔彭带了两名骑士,崔彭来到齐州便大喊‘陈王有罪,诏征入朝’,便轻易将其捉往长安。

  五王先后入朝,即与雍州刺史毕王宇文贤合谋诛杀杨坚,事败后,宇文贤满门被杀,五王却得以赦免,更授予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殊礼。

  杨坚之所以隐忍,不过是要对付自己真正的敌人,那些在地方上手握实权的总管。

  其中最令他忌惮的便是相州总管尉迟迥。

  杨坚矫诏夺权时,为了取信尉迟迥,派尉迟迥留在长安的质子尉迟惇东行,召尉迟迥回京奔丧。

  又令韦孝宽代替尉迟迥,为相州总管,以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特意命令叱列长义先行,韦孝宽随后出发。

  尉迟惇得到的任务是召还其父,可到了邺城,父子俩一见面,尉迟惇便劝说道:

  “普六茹矫诏摄政,擅专独断,威福自用,炽繁亦为先帝皇后,却受他逼迫,削发为尼,其意在于父亲。

  “父亲若轻车简从以入朝,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生死系于他人一念之间。

  “若以燕赵之勇锐,齐地之富庶,并力西向,以讨不臣,凭父亲之威名,官民自当箪食壶浆以迎义师,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其余诸子也纷纷附和,苦劝尉迟迥莫要轻信了杨坚。

  尉迟迥当然不会上当,他将尉迟惇留在邺城,拒不奉诏,暗中与其侄儿青州总管尉迟勤联络,准备起兵。

  邺城之中,暗流汹涌,杨坚派来的第二位使者破六汗裒与尉迟迥僚属晋昶密有图谋,被尉迟迥察觉,为其所杀,二人正式决裂。

  “普六茹坚才智平庸,不过是借助外戚身份,欺凌幼主,觊觎神器。

  “先帝任我以相州总管,镇抚河


相关章节: 032 天子禅位033 暗中投效034 剖明心迹035 避难关东036 天元驾崩038 大战将起039 姑母有命040 孝宽之疾041 吃瓜群众042 行差踏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