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周隋之际


推荐阅读: 超级赘婿在都市抗清失语者在霍格沃茨金陵走阴人天狱封仙录灾厄纪元:从章鱼到不可名状人在宇宙,浪到失联斗罗:轩辕大帝混沌长生诀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一颗龙珠吞入腹

  崔澈在后方纳妾,前线局势也没紧张到哪里去。

  七月,尉迟惇进军武陟(河南焦作)与韦孝宽对峙于河阳,但局势却僵持起来,平叛大军势众,尉迟惇不敢轻易动作,而韦孝宽也称病,无法统一指挥各部,向朝廷请求派遣监军。

  消息传回邺城,崔达拏大喜过望,赶忙向尉迟迥进言,应该趁着敌军主将患病不能理事的时机,催促前线作战,一如争夺徐州时,北周各军趁吴明彻患病,完成对南陈军队的包围。

  然而尉迟迥却并未听从,崔达拏自感腹有良谋,却不被主所用,垂头丧气的回到衙署。

  崔澈正为他处理后勤诸事,见堂兄颓丧,问其缘故,崔达拏于是大吐苦水,崔澈听他说完才笑着解释道:

  “兄长焉知韦孝宽是真的病了?”

  崔达拏闻言一愣,疑惑道:

  “难不成韦孝宽是故意称病,引我军去攻?”

  “堂兄又想岔了。”

  崔澈摇头解释道:

  “韦孝宽确实做好了应对我军攻势的准备,但他称病并非是为了诱敌,而是自保。

  “此前其为元帅,尽取江北之地,已是立下不世之功,如今若再平关东,岂不闻功高震主。

  “所谓称病请求监军,以协调指挥各部,不过是找人分润平叛之功,释主疑心罢了。”

  崔达拏这才恍然大悟,自古功大难赏,都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在物理层面上的要人性命。

  杨坚刚坐上丞相之位,尚无大功于国,若是韦孝宽独享平灭尉迟迥的功劳,崔达拏自觉若是杨坚,也是寝食难安。

  于是立即去到总管府向尉迟迥告罪,尉迟迥清楚崔达拏的能耐,如今后勤事务井井有条,都是其堂弟崔澈在打理,这一次更不用多想,铁定是崔澈为其解惑。

  尉迟迥稍作询问,崔达拏也并未隐瞒,坦然告知。

  这般聪慧的少年郎,着实招人喜欢,尉迟迥于是命人唤来崔澈,勉励道:

  “临机两阵之间,固然重要;供给后勤军需,亦不能疏忽,有崔郎辛苦操持,前线军士方能衣食无忧。

  “还望崔郎继续努力,事成之日,老夫愿以炽繁相托,于长安招崔郎为孙婿。”

  崔澈闻言,喜不自胜,当下就叩头拜道:

  “澈本亡命之人,幸得总管收留,方有容身之处,本不敢再有奢望,然而错蒙大父爱戴,以贵女相许,澈虽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大父之恩!”

  婚事还没成,澈哥儿便下拜认起了祖父,尉迟迥老怀大慰,就此将崔澈看作自家人,而澈哥儿也得以更进一步接触机密。

  出了总管府,回到马车上,崔澈敛去笑容,面色更是凝重。

  而长安城中,杨坚也为领军人选犯起了愁。

  他先是找到了崔澈族兄,出身博陵第二房的崔仲方。

  崔仲方与杨坚在少年时同是皇子伴读,交情深厚,又颇识军事,在杨坚看来,是可以托付重任之人。

  然而崔仲方却以宗族俱在关东为由推辞。

  杨坚于是又找到扶他上位的郑译、刘昉,二人也各有理由,借故推辞。

  如今局势尚不明朗,前线凶险,没有人愿意前往。

  杨坚眼看这三人推辞,更觉得崔澈小小年纪便敢往邺城为间,殊为难得。

  正值无人可用的时候,丞相府司录高颎主动请缨,愿往前线为监军。

  高颎时年四十,本是高句丽人,祖上内迁,冒认为渤海高氏,其父高宾曾为独孤信的幕僚,故而高颎又有独孤颎的鲜卑名。

  其人精明强干,知兵事,多计谋,才能素为杨坚所知,杨坚拜丞相后,立即派人征召高颎,高颎欣然与人道:

  ‘愿受丞相驱使,若大事不成,亦不惧灭族之祸。’

  为了登临高位,连灭族之祸都不怕的人,又怎会畏惧前线凶险。

  杨坚大感欣慰,当即以高颎为监军,奔赴前线。

  不只是杨坚在邺城


相关章节: 035 避难关东036 天元驾崩037 共诛国贼038 大战将起039 姑母有命041 吃瓜群众042 行差踏错043 尉迟身死044 提携后进045 赏功罚罪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