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我家娘子长公主


推荐阅读: 星越宙现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全民修仙:我总比别人先行一步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重生东京黄金时代御兽之灵潮汹涌大明:开局一座气运祭坛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仙路余烬让心儿静一静迦蓝

良民了!”

  “至于这赋税一事,考虑到你们家中无田难以维持生计,今年的就免了吧!”

  听到这话,苏阳接过户帖,似笑非笑地看着黄老三。

  后者和善地笑了笑,随即就匆匆离去。

  “相公,这位坊长人还怪好的咧!”

  小丫头露出头来,看着户帖笑道。

  “不但亲自把户帖送过来,还免了我们家今年的赋税。”

  苏阳却是摇了摇头,直接关上了院门。

  “不是他人好,是他误会了。”

  “黄老三误以为我们跟那主簿唐文明有什么关系,所以才会这样做!”

  “啊,不过是个主簿!”朱婉秋有些惊讶。

  在安乐郡主的印象里面,一县主簿甚至连官儿都算不上。

  可是现在看起来,仅仅只是个主簿,就能横行一方了。

  比如说这房山县主簿唐文明!

  苏阳看着手里面的户帖,眼神中闪烁着精光。

  一县的长官称“知县”,为正七品。

  知县以下,设县丞、主簿、典史各一人,而中下级县不设县丞,主簿掌管文书负责钱粮户籍等事务,典史则掌缉拿匪盗、逮捕罪犯。

  房山县只是个小县,所以除去那位不管事的县令老爷外,就只有主簿与典史。

  可主簿与典史并不是官,而是吏!

  真正掌控房山县百姓生死之人,反倒是这些小吏。

  古人说,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吏比官更利害,他们穿行公门,游走黑白,洞悉体制的要害,甚至有的掌控一县财政军事大权,架空了朝廷派来的正官县尊。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胥吏!

  一句“天下胥吏皆可杀”,包含着多少官员和百姓的斑斑血泪。

  窥一叶而知秋,房山县乱象横生,胥吏当道,只怕北平府其他州县也好不到哪儿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苏阳扫了一眼手中的户帖,下定决心准备离开北平府。

  不过光有户帖还不够,还得有路引。

  按照大明律令,百姓凡是离开所属地百里就需要路引了,不然的话,士兵以逃兵论处,百姓以偷渡论处。

  偷渡最轻也是杖八十,打完不死也残了。

  不过申请“路引”也是个麻烦事情,得先向本乡里甲申请,再呈报州县审核,核准之后发给“路引”。

  “路引”上面要注明姓名,年龄,住址,事项原因,起止地点还有返回期限。

  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朝廷有意限制。

  所谓“路引”,其本质就是朝廷为了限制人口流动,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

  原因只有一个,人跑了,地荒了,那上哪儿收税去。

  家里地还等着你去种呢,赶紧回家种地去吧!

  申请路引虽然麻烦,不过苏阳却有了主意。

  既然是那位“主簿老爷”替他夫妻二人伪造的户帖黄册,那借着大堂兄这份势,去找他申请路引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一想到这儿,苏阳顿时露出了笑容。

  “媳妇儿,你想去江南吗?”

  “江南?”朱婉秋一愣,眼神中闪过一抹憧憬。

  那朦朦胧胧的烟雨江南,她只是听说过,也从未见过。

  “相公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小丫头坚定地点了点头,紧紧地抱着苏阳。

  苏阳会心一笑。

  “好,我们就去江南!”



相关章节: 第16章 燕王府的应对!第18章 朝廷再发难!第19章 遇事不决去房山!第20章 我听说燕王身子不好!第21章 朱棣:我真的有病!第23路引受阻!第24章 不好!苏阳要跑路!第25章 那就去北平!第26章 建文新政!第27章 书生治国,秀才朝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