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华娱之我的从艺生涯


推荐阅读: 谍影岁月我的主神空间好像有点不对劲一人之下,穿越诸天进入群聊修源录斗罗之龙门赘婿说好吹牛逼,你咋真有大帝之资胭脂血帝穿越诸天万界,末世永不停歇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四合院之奋斗的年代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卿倾时光

跟组编剧,我还没做过呢,得去了解了解......”

  姜伟哈哈大笑,笑的何华莫名其妙,这有啥好笑的。

  ......

  第二天媒体关于《潜伏》的新闻就出来了,诸如:

  作家转型编剧,何华回归本职。

  80后人气作家何华,第一部剧本浮出水面。

  何华再换赛道——谍战剧本,噱头还是真有才华?

  报道基本上以何华为主,毕竟这个剧组除了他估计就姜伟有点名气了。

  但姜伟是导演,有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有热度,没作品时没人关心他。

  其余人基本都是演技派,空有实力而无名气,也就很少被人提及了。

  有些报道为增加新闻的吸引力,还找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问他们对何华写谍战题材剧本的看法:

  中老人大多没听过何华的名字,偶有例外也是同样的看法,认为何华年纪太小,阅历少,写不出隐秘战线惊心动魄的斗争,更写不出那些无名英雄的精神与信念。

  青少年群体中何华的名气就大的多,就算没看过他的书也看过他的博客,最次也知道他是个有名的作家。

  不过他们同样不看好何华写谍战题材,而且他们对谍战剧也不是很感兴趣,普遍希望何华去拍偶像剧,爱情剧或是武侠剧。

  别的报纸也受到启发,找来一些名人作家询问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有些人面对媒体这种挑事的提问,或表示期待或表示不看好,或转移话题不做正面回应。

  但有的人就开始大放厥词,比如之前在与韩函骂战中尝到甜头的矮大紧。

  他直言何华的思想深度不够,只适合写写青春爱情小故事。

  还有武汉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梁艳萍告诫何华:

  “要将目光着眼于时代的发展,不要纠结在历史的缝隙中。”

  何华出了校门就被记者堵住了去路,恨不得把话筒戳到何华的脸上:

  “何华,你对这些老师的话有什么回应?”

  “哪里的老师?我的老师都在后面呢。”说着何华指了指身后的中戏大门。

  记者指名道姓“武汉大学教授梁艳萍老师,她说伱”

  “我认识她吗?而且什么叫历史的缝隙?我不明白,麻烦你帮我问清楚她。”说着何华推开话筒就要走。

  但记者还不死心:“那矮大紧说你......”

  何华讥讽:“我知道自己学问不够,所以我现在还在大学学习啊,他呢?太有深度了?清华容不下他?”

  记者马上激动起来,新闻总算来了。

  何华这才得以离开。

  这场采访的新闻很快见报。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一章:毕业典礼第四十二章:投资第四十三章:筹备第四十四章:选角第四十五章:妹妹第四十七章:骂战第四十八章:分包第四十九章:回应第五十章:贷款第五十一章:谱曲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