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推荐阅读: 超人弟弟的我,却获得了灭霸模板异星直播:你管这叫打工仔?美食的俘虏之毒人我有一台修仙助手AI乘风破浪的郡马爷美漫世界的弑神者华娱:导演的快乐就这么简单进球吧!教练足球:开局奖励大罗小罗C罗模板成龙历险记之家师刀龙斗罗之穿越者的自我修养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朱之瑜勒马停转,望着前面巍峨南京城墙,轻轻呼出了一口气:“这下子,总算能赶上了吧。●⌒,”

  这样想着,朱之瑜又是一夹马腹,纵马狂奔朝着前方冲去。

  只不过朱之瑜赶路得急切,后面一人却是叫苦不迭:“舜水先生,舜水先生!等等小弟罢,这一路颠簸,我的两腿都要被磨烂了!”

  只见后面这人三十上下,身材清瘦,面含忧色。

  朱之瑜闻言,却是大笑道:“太冲!你当年为父鸣冤,庭锥奸党的狠气去了哪里?陛下赞你是忠臣孤子。眼下,我等一生所学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终于有了挽起这颓唐大势的机会!你却是连路都耐不住吗?”

  “舜水先生,早知如此,你当初又何必放弃当年礼部第一的功名。”后面这人高呼着,却是不再抱怨,继续打马前行,赶路了起来。

  舜水先生就是余姚朱之瑜。

  朱之瑜家是余姚名门,祖父朱孔孟就多有名望,父亲朱正官至漕运总督。只不过朱家有一个世代相传的祖训: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很是清高,不容于官场俗吏。清高的直接后果便是朱之瑜艰难的童年:父亲英年早。母亲拉扯着三个孩子贫寒度日。朱之瑜也早当家。小小年纪就养家糊口。不但干种地屠宰之类的农活,连城里的帮佣杂役也曾做过。

  好在,朱之瑜很上进。生活虽然艰辛,学业却没落下,一面打工一面自学。先后更是拜了三位名流为师:朱永佑,张肯堂。吴钟峦。朱永佑,崇祯年间的吏部侍郎。张肯堂。崇祯年间的福建巡抚,最厉害的是吴钟峦,虽说官职不高,但教育成果显赫。

  这三位老师先后传授给朱之瑜的,除了传统儒家学问外,还有明末一门新兴学科:实学。

  实学,源起于宋代的“事功学派”,强调经世致用。

  就这样,五年前。崇祯十一年朱之瑜被推荐到礼部,以文武全才第一的名号第一次走上历史的舞台。那年,朱之瑜三十八岁。

  三十八岁的朱之瑜已经很成熟了,他没有被功名冲昏头脑,他看清楚了当今世道日坏,国势维艰。官为钱得,政以贿成,朝政紊乱,官场恶劣。此时入仕。只能陷入泥潭。

  此刻,奔向南京的朱之瑜想起了自己当年对妻子说过的话:“我若第一进士,作一县令,初年必逮系;次年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必得科道。由此建言。必获大罪,身家不保。自揣浅衷激烈。不能隐忍含弘,故绝志于上进耳!”

  当年的他看透了世道。明白自己锐意进取进入官场妄图改变这个世界,只能给自己招祸。

  所以朱之瑜说:“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其言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厚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愿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为量。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朱之瑜不重权欲,他只想一展胸中报复。他明白民生是国本,所以没有入仕也在民间奔走,关心民生,希望用自己一点微末的努力将胸中的那番韬略施展多一点,将这世界多往好的地方改变一点。

  显然,朱之瑜是不甘心自己被埋没的。

  而这个时候,北国消息传来。突然间,年轻的太子骤然崛起。肃清户部混乱,理顺财计政策,练一方强兵平定内寇,举艰难之力鏖战建奴,杀虏酋阿巴泰雪大明国耻。

  一时间竟然让朱之瑜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当他听闻朱慈烺正在星夜兼程南下南京监国的时候,朱之瑜坐不住了。他买了好马,风雨兼程地从浙江余姚拼命朝着南京赶过去。

  一路上,朱之瑜还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同仁志士被这样一个惊喜所吸引。

  有了朱慈烺的大明,就如同在寒冷的冬夜之中,于草原上燃起了一


相关章节: 第六章:深海战略第七章:气死皇太极第八章:多尔衮第九章:兵临武昌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十二章:雄心壮志【四千字大章】第十三章:南京廷对第十四章:光明与黑暗第十五章:一人对千军【四千字大章】第十六章:不信抬头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