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 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权途新贵BEN10:装甲日记威震四海幻世道主重生之网络娱乐重生之千面影帝贫富谁人定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诡异世界,但我是高武颠佬血瘟疫里的告死鸦兄弟联之启程

  ,重生之我为书狂

  一节课很快就已结束。

  但百家姓所造成的影响力,却是轰动了国内。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呀。”

  “没想到,一个姓氏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受教了。”

  “佩服孔教授,更佩服黄一凡先生,若是没有你们,恐怕以后碰到一些姓氏的时候,说不定就得丢人了。”

  “强烈建议讲李姓,李姓才是全国最大的姓呀。”

  “同求讲张姓,弓长张的张。”

  “王姓表示不服,期待孔教授讲解王姓。”

  电视永远是受众最广的一个媒介之一,此前虽然百家姓编辑成册,已经发布了出去。但当时购买百家姓的读者大都是一些学生,或者一些学生的家长,而且大都还是低年级的家长。可是,央视百家讲坛一出,百家姓却是成为了全国所有人讨论的话题。

  “陈姓在此,有谁和我同宗的。”

  “全国寻找杨氏后人,已组建TT群,贴吧。”

  “兄弟,找同宗姓氏不能只看姓,还要看氏。孔教授可是讲了,姓是大姓,就像李姓一样,几乎有1亿多人,1亿多人你怎么去分,你怎么去找。若是要找同宗,只能找氏谱。因为氏虽然是小姓,但氏却是父系氏谱,介绍最为完整,也最为有说明力。”

  “难怪,我说村子里面只有氏族谱,并没有姓谱。原来按姓是不太可能统计的出来,但按氏来统计的话,这倒方便了许多。可惜,现在我们姓氏已经合为一体。姓就是姓,氏也是姓,普通名众也不知道姓与氏有这么多联系。”

  “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毕竟此前虽然有氏,但氏却是阶级的产物。我们现在是民主社会,如果还弄这样的一个氏,虽然看起来更为的拉风。但是,如孔教授所说,相对于氏而言,普通人是没有氏的,只有姓。难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贱民?”

  “这倒是,期待孔教授下一期百家讲坛。”

  “同期待。”

  ……

  “来来来,孔教授,敬你一杯。”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负责人赵之文端着酒杯向孔书俊说道:“说起来有一些尴尬,若不是你这一期百家讲坛,我都还不知道我们老赵家的赵是出自哪呢。”

  “赵导说族了,姓氏文学本来就相对冷门,也没有太多的人去研究。而哪怕有研究,也没有推向大众,没有人进行科谱,我们不知道也正常。别说是你,在没有研究姓氏文化的时候,我连我孔姓的来源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

  “不管怎么说,孔教授,这一杯敬你。你这一期节目,你可是差一点打破了黄教授当时讲三国时的收视。不过,虽然这一次没有打破,但我相信,你只要再讲几期,打破百家讲坛收视记录是肯定的。”

  赵之文可谓是心情大好。至黄一凡登上百家讲坛之后,百家讲坛一炮而火。不过,虽然百家讲坛被黄一凡带火了,可是,百家讲坛在黄一凡离开之后,收视率却一直没怎么提高。赵之文当然知道,黄一凡的三国实在是讲出了一个高度。而且黄一凡又是百家讲坛的代表人物,其他讲师当真很难超过黄一凡。没想到,在一期所谓的百家姓之后,收视却是隐隐约有超过黄一凡的迹象。

  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赵导,你这一说,我想,你该敬的人不是我,你最应该敬的人一凡小友,如果不是一凡小友的百家姓,我根本就不可能再登上百家讲坛。”

  “说的是。”

  赵之文点头。

  不管是此前的百家讲坛,还是现在的百家姓节目,其实一切最为重要的还是黄一凡。

  没有黄一凡,就没有现在的百家讲坛。

  没有黄一凡,更不可能有现在的百家讲坛之百家姓。

  而若百家讲坛不讲百家姓,恐怕,这收视率还得继续保持个不温不火之状。

  虽是如此


相关章节: 第七百四四章:百家姓第七百四五章:姓氏起源第七百四六章:上古八大姓第七百四七章:黄帝姓什么?第七百四八章:秦始皇为什么叫赵政?第七百五十章:圣贤书第七百五一章:最后一部蒙学经典第七百五二章:诗歌朗读第七百五三章:超过《千字文》的圣贤书!第七百五四章:三字经(求订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