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英伦狂潮


推荐阅读: 见神拼接世界人在柱灭,开局医治无惨嫡女好谋云间草我在现实世界肉身成圣从收购开始的文娱末世战锤:开局一只咕噜光暗之墓秒杀从一栋楼开始大明流浪手册诸天皇帝聊天群

  “当你听到Beatles时,只管尖叫就对了。”

  即便有些人没有听过他们的音乐,也会被身边周围的歌迷裹挟,很快都学会了这招。

  而当那些人真正听到乐队的音乐有多棒时,“要不要加入狂热的追星队伍”便不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959年4月12日晚上,披头士已经不单单是个有趣的流行乐队,而成了每家全国性报纸头版认真讨论的新闻话题。

  就在这一夜,他们成了“伦敦帕拉丁剧院”(LondonPalladium)头牌明星,电视转播了那场名为“伦敦帕拉丁剧院周日之夜演唱会”(SundayNightAtTheLondonPalladium)的表演。

  据估计,当晚在电视机前观赏他们表演的观众大约有1500万人。

  借助电视机信号,披头士粉丝就如同流感病毒一样,迅速在英伦三岛四下散开。

  当所有人身处其中时,同样见识到这种以前想都想象不到,以后也是绝无仅有的,动辄牵动大众情绪的景象。

  这事听起来仿佛是虚构的小说情节,然而它才刚刚发生在眼前。

  自从披头士的唱片开始霸榜,越来越多人成为他们的歌迷,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引起了山崩海啸般的社会反应。

  尤其是乔尼的出现,让这个过程变化加速了。

  披头士唱片专辑比原时间线上要发行多一倍以上,除此之外,受到未来歌曲的影响,他们创作的能力也更加成熟。

  经过短暂的四月休整,不仅让披头士得到喘息时间。

  同时也让社会各方面人士认清现实,且做好接受披头士狂热的到来,甚至参与到这股潮流其中,不再成为阻碍的因素。

  无论使用什么词语,都无法夸大其词地渲染“披头士狂热”这个现象。

  因为“披头士狂热”这件事,以它本身来说,就是极为夸张而不可思议的事。以至于身处漩涡中心的披头士们,更是难以置信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太疯狂了!”

  “比上次更多人!”

  “她们为何会这样?”

  “难道是吃了药吗?”

  不仅披头士们无法理解,就连专家们也无法解释这种狂热情绪现象,许多年以来都有无数专家学者在研究这個问题。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这群青少年是在世界大战期间出生,所以受到了战争氛围影响,有着严重的精神创伤,披头士创作的音乐能够修复这种创伤,因而才会有如此多人喜欢他们。”

  类似的无稽之谈非常多,相信它们的人也很多。

  直到1966年后,精神医学专家J.W.泰勒(J.W.Taylor)才系统性研究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问题,并且在《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发表了一篇对于披头士粉丝的研究。

  他认为青少年迷恋披头士并非一种精神疾病。

  而是他们在演出现场对观众造成的声音与视觉刺激,其实只形成了一种短暂的神经亢奋,这在本质上与球迷观看比赛时所获得的兴奋类似。

  医学专家泰勒有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他通过大量的科学调查研究,首次证明饭圈粉丝的狂热,并非一种精神上的病态。



相关章节: 第92章 严防死守第93章 成名的代价第94章 船舶误期第95章 童话故事第96章 入侵伦敦第98章 咪咪的烦恼第99章 王牌西装第100章 灵魂和躯壳第101章 股份到手第102章 欧洲巡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