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易承一家就这样在咸阳城安顿了下来。

  商鞅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上等的食宿,还派来专人照顾他们一家的饮食起居。

  易承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来照顾他的,还是来监视他的,不过也无所谓了。

  【551:23:07】

  这一辈子只剩下二十多天,仅仅二十多天,他也不需要做什么计划安排,安安心心过完这二十多天,然后就等着十年后,看看老天爷又给自己安排一个什么新身份。

  这一大早,易承便出了门,他带了一名小厮,也是商鞅安排过来的,名叫顾二,原本是少良造蔡庆府上的家奴,后因蔡庆获罪被抄家,这个顾二便由家奴转为官奴。

  因为他以前做家奴时当过小管事,说话做事多少还有些眼力,所以易承也提拔他成为家里十个仆役中的管事。

  对此,顾二是感恩戴德,对易承这个新主子,也表现的颇为忠诚。

  “顾二啊,来跟咱说说,这咸阳城有多大。”易承出门的时候,便朝跟在身后的顾二询问道。

  “回禀主人,咸阳城乃是十五年之前开建,当时商鞅大人先划城楼之地,周回一千九百步,而后在城内营筑冀阙,一共建有二十九阙,中间六阙为皇宫所用,周回五百三十步,开东、西、南三门,内外皆固以砖壁,主人是想去哪?”

  “就随处逛逛。”

  易承住在咸阳城北的紫晟阙的一间小别院,距离皇宫还有八阙,还不算太远。

  易承便让顾二带路,自己逛一逛这个两千三百年前的秦国咸阳城。

  黄泥土路修的很宽敞,每隔几十米还建有类似于牌坊的建筑,不过因为是新修建的大城,而且两千多年前的建筑技术实在简陋,这咸阳城倒是像个大型的农村合作社,而且还得是上世纪黄泥砖墙的那种。

  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大多都穿着灰色右衽的粗布麻衣,这种衣服在目前的秦国最为常见,也是务农者的基本穿着,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便全民耕战,务农者就成了全国最多的职业,几乎占据了全民人口的八成。

  逛完了整座咸阳城,连午时都没还没到。

  对此易承也能理解,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如今才历经十几年,就有现在的规模,而事实上,秦国后面还有七世皇帝,经过后面那七世皇帝的不断经营,咸阳才能真正成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作为一个见识过后市繁荣大都市的现代人,如今的咸阳城显然不太能提起易承太多的兴趣,于是易承便在临河处找了片阴凉地,在一颗柳树下与顾二席地休息。

  “顾二,汝可知秦国如今有哪几家声势显赫些的家族?”易承望着远处皇宫边上高耸的塔楼问道。

  “回禀主人,甘家、杜家、郑家三家在秦国之声势最是显赫。”

  “哦?这三家可有何大人物?”

  “甘家的家主甘龙,杜家家主杜挚,郑家家主郑问,乃是当今朝堂之上仅次于大良造商鞅的权臣,颇受陛下倚重。”



相关章节: 第32章 稷下学宫论道第33章 孟子庄子的童年第34章 安排后事第35章 第六世别离第36章 商鞅欠下的人情第38章 给商鞅的警告第39章 义渠张家第40章 秦国守藏室第41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上)第42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