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秦国军卒的训练很多,上午练识令与御射,下午练枪牌和体力。

  因为易承与白起都只有十四岁,且属于少军营,不必同北大营的军士们一样,上午还要去田里务农,所以他们一天都要待在军营里训练。

  识令即是熟悉军中的指挥号令,训练内容主要便是‘辨旗帜’‘审金鼓’,这是古代任何军人入伍后的第一课,各级将佐都要考核这项内容程序,各种号令与军法军令编写成册,印发全军,每伍识字者可自读,不识字者需听人教诵解说,务要熟记。

  这一点易承在第六世,与孙膑田忌一同出征时早已经练习过,在军中,这些军法都要求随时背得出,若忘一条则要打一板。

  最后做到阵师整齐,队伍分明,能圆能方,能行能止,能左能右,能分而合能结而解,变化全熟于心,才算得上识令。

  识令中还有一项训练,便是培养军士坚决服从命令的良好军风,真正做到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各种方阵的配合变化,一般都需要士兵识别不同的旗语,虽然内容不算复杂,但却是各种训练的基础,在军中若有违背军令,或者做错军令者,在战时一律直接斩首。

  练习完识令之后,便要练习御射。

  自春秋以来,各国军卒的御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在如今的秦国,弓手的弓一般为一石二斗,六十步外,要十之中半者方为合格。

  也就是说,射十支箭,至少要中五支。

  御的要求低了一些,只需要能骑马便可,不过御射结合难度就相当大了,要求在马上,还能保证在六十步之外十之中三,方能算精锐。

  易承这具身体本来水平就差,再穿越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发挥就更差了,就算在原地不动站着射箭,十支箭也只是射中了两箭,更别提骑在马上。

  跟易承这个差等生比起来,白起简直就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简称天才的那种。

  不仅原地射箭十发全中,就连骑在马上,他射了十支箭居然也中了八发,这让看守训练的监军官都赞叹不已。

  易承终于明白,这世上很多人生来就有着属于自己的天赋。

  有人善于读书,有人善于绘画,有些人善于做买卖,还有些人,就善于打仗。

  白起就是个天生打仗的好手。

  他对战局把控十分精准,从后来他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仗无一败绩便可看出,虽然秦国强大的军伍力量也确实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不过这并不能掩盖白起善于打仗的天赋。

  一个足可以令六国闻风丧胆的名字,没两把刷子,还真担不起人屠这名号。

  练了一上午,易承觉得手麻脚酸的,终于到了午膳时间。

  军中的午膳很简陋,严格按照爵位供给,易承是三级爵位簪袅,整个少军营中,也只有他一人有爵位,所以他吃的也最好。

  其实易承这个爵位并不是他自己斩获的,而是他老爹在随司马错将军平定巴蜀时缴获的人头,分给他三颗,这才得了爵位。

  这在军中很容易让人瞧不起,不过也从侧面激励了那些年轻人,只要他们走上战场,砍下敌人的脑袋带回来之后,便可吃好的住好的,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相关章节: 第41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上)第42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下)第43章 只有半小时的第八世第44章 张家族长第45章 我的兄弟叫白起第47章 野战军事训练第48章 后悔的易承第49章 白起的启蒙第50章 秦国格局第51章 穰侯魏冉的拉拢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