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庄周不傻,相反,他比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要聪明。

  很多次,易承觉得庄周都完全洞悉了自己心中所想,甚至已经逼近了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谁让他有过这种感觉,庄周是第一个。

  不过庄周的性格太洒脱,他对什么都无所谓,对什么都不想追根问底,脱离物外便是他的追求,这让他成为了颇有种艺术家气质的思想者。

  即便已经快到不惑之年,他的有些行为依旧像个孩子,他喜欢讽刺,喜欢思考,喜欢幻想,在他的作品里,他用蝼蛄,彭祖,大鹏,鸠雀等等来比喻整个社会的存在,但这世间的桎梏太多,让他达不到一种人的意志极度超脱自由的境界。

  所以他是痛苦的,在战国这个时代,在一个所有鱼都围绕着水中执迷的时候,他是极少数能跃出水面看世界的那条鱼,但这也无济于事,跃出水面只是能看一眼,鱼终究改变不了池塘。

  三天后,易承离开了,其实不是他主动要离开,而是被庄子撵出来的。

  “你这小子太过精明,跟你这样的小子在一起待久了,我也会变坏的,快点滚蛋。”这是庄周最后留给易承的话。

  虽然嘴上不近人情,可临行时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家伙还是送给了易承一本《南华经》,那是他穷尽半生给自己写的作品,后世人也把这本书称作《庄子》。

  易承给庄子留下了一镒金子,虽然他知道惠施愿意资助他,可易承还是坚持给他留了些钱,在这个车马交通如此不便的时代,一次离别,往往就是此生不再见,易承记得庄子晚年会隐居南华山,隐居之前总需要花钱置办些东西,留下些钱财,是他能为这位伟大思想家做的最后一点帮助。

  之后无所事事的易承又在宋国游玩了半个月。

  与严刑峻法,耕战为王的秦国不同,宋国的民间风气颇为自由,商业繁荣,人民富足,可易承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自由的风气,在战国时期,确实打不过以法治国的秦国战车。

  怪不得秦国得天下之后,六国遗族和天下百姓都不愿意接纳秦国,一个用武力胁迫天下的帝国,其根基就是不稳固的。

  如此,秦国便二世而亡。

  历史的脉络其实一直都很清晰,有因就有果,如同人生一般,种下什么因,便会结出什么果,从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什么事情。

  在宋国整整游玩了半个月,易承这才准备继续动身上路,打听到孟子现如今正在鲁国讲学,便调转马头,北上鲁国,直奔曲阜。

  .....

  商丘到曲阜并不远。

  如今天下大国四处侵蚀土地,鲁宋两国作为周天子时代并封为侯的大国,如今也沦落成了二等小国。

  宋国的大片领土被魏国侵蚀,而鲁国则被齐国侵蚀,唇亡齿寒之际,这两个昔日的大国,如今也只好报团取暖,相互扶持。

  所以从商丘一路到曲阜马车只行了不到十天便到了。

  “公子,公子,前面就到曲阜了。”徐福摇了摇在车厢一角假寐的易承。

  “到了,这么快。”易承伸了个懒腰,比起从咸阳到商丘,这一路上的路况实在好了太多。

  掀开车帘,易承探出脑袋向前看去,就看到一道黄泥垒成的三丈高的城墙,城门上面,则写着‘曲阜’两个大字。

  “这就是曲阜,孔子之乡...”易承探出鼻子,想闻一闻这座城市有没有书香味,结果旁边恰巧路过了一辆拉夜香的粪车,差点把他给熏吐了。

  曲阜没有商丘繁华,不过街道上的行人确实都比较斯文,穿儒袍长衫者众多。

  “徐福啊,下车去问问,孟轲在哪里教学,咱们过去拜访。”



相关章节: 第50章 秦国格局第51章 穰侯魏冉的拉拢第52章 芈八子的风情第53章 三十年计划第54章 四十年后的庄子第56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第57章 临终的孙膑第58章 孙膑葬礼上的偶遇第59章 苏秦的人生第60章 穿越者的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