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战国时代的外交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质子而交。

  帝王将自己的子女等亲属送到敌对国家作为人质,从而在战略上达成一种外交妥协。

  春秋初年,郑伯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权于虢公,郑伯怨王,因此周郑互相交出自己的儿子为质,得以信任,质子之事,便由此发端。

  此后百余年间,质子而交这种事便频频发生,到了战国末期,这几乎已经成了各国间外交结好的必须手段。

  齐共王来了秦国。

  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的次子田升,以及一千余众随从,一众人马浩浩荡荡地从齐地赶到秦国,与嬴政在咸阳举行了盛大的秦齐会盟。

  会盟上,齐共王表示,愿意将次子田升作为质子安置在秦国,以结秦齐之好,嬴政欣然允诺,会盟便在一片祥和中奠定了秦齐各不为敌的绥靖政策。

  对于齐共王这个人,易承没什么兴趣,作为齐国的末代君王,这家伙做的每一项决定都在一步步把齐国引上绝路。

  开国帝王,没几个是饭桶,但是末代帝王,几乎大部分都是饭桶。

  如此饭桶,不结交也罢。

  虽然对齐共王没兴趣,不过对于齐共王带来的人,易承还是比较感兴趣。

  荀况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不过他一把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面庞,让他看上去更像七十五岁。

  易承很是感慨,在他的记忆中,第九世分别时,荀况还是一位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可如今他也变成了一位暮气沉沉的老者。

  此次他作为齐国稷下学宫祭酒,齐国大司空,随王上一同前往秦国会盟,同时他还带来了他的亲传弟子——同样在齐国任职大谏官的韩非。

  “荀祭酒与韩谏官此次能来秦国,乃是秦齐两国幸事,当饮盛。”易承举起酒杯,朝着厅堂前坐着的荀况和韩非说道。

  在秦齐会盟之后,易承以长安君的身份邀请齐国使节团中的荀况与韩非到他府上一叙,这两位不好拒绝,于是今日便一同来易承府上,来看看这位秦国权势第二的男人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同苍老的荀况相比,韩非看上去则年轻的多,他穿着一身紫绸缎带袍服,腰系红缎带,戴着一顶青铜冠,短须无髯,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是一副成熟稳重,彬彬有礼的君子形象。

  “不知公子召见我等所为何事?”荀况倒是没有跟易承客套的意思,在饮过一杯酒后,便用他苍老的声音开门见山地问道。

  “本侯仰慕道门理综已久,今日相邀,便是为了请教道门理综之事。”易承微笑着回答。

  荀况颔首点头,面容平和,“不知公子想请教道门理综何事?”

  “本侯前些阵子偶遇一人,自称是道门理综之人,且是其门中隐派,这有一张他所书绢帛,上面写了一串字符,不知先生可识得。”易承说完,就命婢女上来将他手中的绢帛拿下去,递给荀况观摩。

  荀况在看到这张绢帛的第一眼,就皱起了眉头,略微思量之后,便缓缓开口道:“这确是我道门理综的暗符,不知此人现在何处,老朽可否与之相见?”



相关章节: 第116章 世子的幸福生活第117章 皇二代就是要挥霍第118章 嬴政的雷霆手段第119章 樊於期的谏言第120章 崭露头角的李斯第122章 明隐两派门主(上)第123章 明隐两派门主(下)第124章 十年后的大秦帝国第125章 燕太子丹第126章 荆轲与樊於期的决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