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荀子依旧生活在兰陵县兰陵山上的那座问道庐中。

  他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

  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活成了人瑞。

  除了双眼有些老花,头发全都花白了之外,荀子几乎和十年前没有多少区别。

  易承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竹林小院的躺椅上,听三个年轻人给他念《劝学》一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是晚秋,可天气还未寒冷,坐在竹林下,听少年人的朗朗读书声,是一种享受。

  张良和易承虽然在张叔的接引下到了竹林旁,可两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打断那三名少年念书。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一炷香之后,三位少年终于将《劝学》念完。

  “博懿、萩风、文昌,这《劝学》是为师写给你们的,你们可知整篇之中,为师最想要你们记住哪一句?”荀子开口说道,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平缓,但却似乎有种积淀的厚重力量。

  三名少年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为首的一个少年老实答道:“弟子不知,还望先生赐教。”

  “乃是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从躺椅上要坐起身,一名少年赶忙将其扶起,“人,活一世,不可止步不前,须一生都不断学习,如此,才终能有所建树。”

  三名少年都似懂非懂的点头称是,荀子又宠溺的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这时候张叔才从竹林旁的道口走出来道:“老爷,子房先生同一位小友前来拜谒。”

  荀子一听张良来了,眉眼中满是笑意道:“快让他们进来。”

  张良和易承这也从竹林后走出来,朝荀子作揖行礼。

  “无需客气,子房也有许久没来我这了。”荀子和煦地笑道。

  “学生有愧。”张良低头颔首道。

  “欸,你们年轻人都忙,为师能理解,这次子房来了,正好,此次为师打算把这道门理综明派门主之位传与你。”

  张良有些惊讶,赶忙说道:“学生才德何堪任门主之位。”

  荀子摆了摆手道:“纵观我教授的千余弟子,子房乃是最有资格担任下一任门主的,此事我已有决断,无需再言。”

  见张良还有话说,荀子正色道:“几十年前,老夫便将明派门主之位传于韩非,可惜韩非遭人陷害亡故,不得已才重任门主,如今已经三十余年矣,老夫老了,不知哪日便会罢去人寰,既然委任与你,莫要推辞。”

  张良只好颔首称诺。

  荀子又将目光转向张良身旁的易承,看了两眼后才对问道:“这位是...?”

  “这位乃是弟子的结义兄弟,燕枝。”张良回答道。

  荀子又上下仔细打量了易承一眼,眯了眯眼睛道:“老夫且记得,十多年前你带来一个叫荆赤的年轻人,老夫初看此人,竟觉得他们二人有些相似。”



相关章节: 第27章 李东的一天第28章 暴利的棋牌室第29章 训练保安团第30章 焚书坑儒的前奏第31章 嬴政的棋第33章 一人死一星陨第34章 嬴政的长生计划第35章 秦国覆灭的真相第36章 不装了摊牌了我们要造反第37章 嬴政死,天下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