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封建帝王时代,皇帝是全天下享受最多的职业。

  不仅有精神统治的享受,更有物质满足的享受。

  彭城太守带着十几名彭城郡大大小小的官员在彭城府衙为刘邦大胜归来接风,敲锣打鼓,万民跪拜,场面弄的极有排场。

  而刘邦则是笑吟吟的被迎入城中府衙。

  跟着刘邦,易承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领导者的待遇。

  在府衙里,每一个人的态度都是恭敬谦卑,刘邦所说的任何命令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一想到刘邦曾经只是个二流子,再看他现在言出法随的至高地位,易承就想说,权利有时候还真他娘的是个好东西。

  它能让不愿意做事的人做事,更能让愿意做事的人只为自己做事。

  刘邦就在彭城的府衙胡吃海塞,莺歌燕舞的享用了三天。

  吃的,都是彭城郡最好的厨子用能找到最好的食材做的,喝的,都是彭城一带珍藏多年的美酒佳酿,至于服侍的,也都是彭城一地公认的美人和各大家族送来培养多年的闺秀。

  三天之后,刘邦拍拍屁股,决定回老家沛县看看。

  对此,他还引用了一段项羽当年十分知名的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确实,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大概就是从这时候被正式摆上台面。

  后世每一朝每一代,只要是有什么大成就的伟人,那必须荣归故里,刻碑立传,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见识见识自己的功绩地位,毕竟富贵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

  当今皇帝要回老家逛逛,那可是震动整个彭城郡的大事。

  彭城太守立马吩咐去命人准备。

  皇帝这次是带了三万骑兵来的,仪仗就不用准备太多,毕竟三万训练有素的骑兵,仪仗感要比本地那些守军强上太多。

  三万人,每天人吃马嚼的,靡费也大,好在从洛阳送来的辎重钱粮一直源源不断,地方上除了酒馆餐肆之类的压力很大,其他的也还算正常。

  彭城的酒水饮食开始大批的被官府征调,易承跟着刘邦一起,坐着马车回到了当初他们最早相遇的那个沛县。

  沛县的整体规划与十几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城主府衙外仍是河街里一条街,只是繁华程度要比十多年前更盛,清一色的三层小楼,各处都是商铺,毕竟是当今皇帝的老家,外地慕名来居住的人口还是挺多,也更促进了沛县的繁荣。

  刘邦和易承抵达城主府衙的时候,沛县县令、县衙各级官员、以及当地推举出来的乡老数百人早已在县衙门口恭候多时了,这些人一见到刘邦,无不眼含热泪,口中高呼万岁,给刘邦整的也是有些激动。

  这一激动,刘邦就下令就在城主府衙周边设宴席,与沛县父老庆贺。

  吃着好酒好菜,刘邦也一点都没有了皇帝架子,自己和几位沛县的官员乡老坐在一桌,一起聊这些年沛县的变化,以及自己当年的过往。

  年纪大的都人喜欢回忆往昔,刘邦也不例外。

  台下一些乡老,当年也都是认识刘季的,一点点见证了刘季的发迹史,情商低的就在感慨,当年自己眼拙,有眼不识泰山。



相关章节: 第28章 穿越奇闻第29章 吕雉?吕雉!第30章 行军途中第31章 英布的末路第32章 白马之盟(上)第34章 白马之盟(下)第35章 下山的商山四皓第36章 山门建成第37章 影卫一族第38章 一名穿越者的化学修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