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推荐阅读: 我加载了农场游戏两道弧线七弦入梦我能听到中药心声都重生了要什么青梅啊全能大歌王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穿越到我家的少女,竟是母上闺蜜重生七九钓鱼养家寿终正寝系统仙路不朽刚成张小凡,被葫芦娃里蛇精抓了

  “老丈,你这是在做何?”易承面带笑容地走到那老者跟前打招呼。

  老者看了眼易承身上的官服,又看了眼易承身后跟着的十来名衙役,匆匆放下手中的活计,低眉垂首答道:“回公子的话,小老儿这是在修水车。”

  “哦?这水车是老丈您自己建的么?”

  老者嘿嘿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咱这东绣县的水车,都是小老儿带着徒弟们建的。”虽然回答的朴实,可话语间,易承依然能感受到老者说话时的那股自信。

  掌握一门手艺的手艺人,总是能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属于自己的骄傲。

  易承又仔细打量着面前那架只有一丈宽的水车,车轴、刮板、水斗、辐条、脚蹬,一应俱全。

  这东西的结构正是自己当初发明的脚蹬式灌溉水车。

  那还是自己重生为孟文时期,将大型脚蹬式灌溉水车的雕版图纸交给第一代墨家巨子墨翟打造,后献给齐威王,获封子爵,食邑三百户。

  可眼前的这架脚蹬水车显然是在自己当初做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二十四条木辐条被改成了六条,刮板何水斗也相应减少,相应的水车体积也缩小了三四倍。

  不过其中的机械原理,联动方式,却是和自己建造的大型脚蹬灌溉水车一模一样。

  “不知老丈是从何处学来的建造这脚踏水车之术的?”

  “不瞒公子,小老儿早年间在齐地,学过一本书,名曰《墨子》,其中有些机关建造法式,小老儿便从中学会了造这种水磨水车...”

  原来是墨子啊。

  果然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墨翟虽然去世了,可他传承下的墨家,依旧继承了他的理念,在不断的改变着这个世界。

  当然,改变世界的,还有易承这只蝴蝶。

  又和老者交谈一番,易承兴致盎然地听着老头说起田间地头的琐事,以及他曾经的过往。

  老者的家族曾是齐国邺城的富户,家有良田千亩,万贯之资,当年秦始皇接受齐国投降之后,便迁徙六国富户到咸阳附近生活。

  老者的家族便是那时候被始皇帝下令迁徙到关中。

  一顿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之后,老者的家族便来到咸阳附近的东绣县定居下来,这一定居,就是二十多年,老者也从当初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长成了如今四十多岁的老头子。

  “那你们,可曾想过回故乡生活了?”易承好奇问道。

  老者木然一笑,道:“一大家子呢,回去谈何容易,何况出来了那么多年,家乡的情形是何模样,咱也不甚知晓,关中这里,有田有地,一家人虽不像当年那般富足,可也好在衣食无忧,便不打算回去啦...”

  又谈了一会,老者看时候不早了,便说还需要回去赶制几个木件,遂起身告辞。

  易承也不做挽留,只看着老者扛着他的背篓,招呼着田间地头几个干活的徒弟一起回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易承还沉浸在回忆中。

  秦始皇下令迁徙六国富户到咸阳这事他是知道的。



相关章节: 第42章 长生者的对话(下)第43章 十万人的张家家族第44章 太宰的山门生活第45章 东绣县的赋税第46章 秋收的关中(上)第48章 甘罗的杂交水稻第49章 太宰之死第50章 影卫的新使命第51章 生存还是毁灭第52章 和氏璧的真相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