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推荐阅读: 落魄公主的荣耀之路从零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我!清理员!每天都是纪念日从基础加点开始杀穿末世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大姚的模拟人生我能提取武学档案黄泉逆行领主:开局十倍强化命运游戏,从鬼灭开始的封弊者封神:开局我成了殷商太子爷

  翌日。

  朝堂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贾昌朝、王拱辰、李定似乎是觉得昨日未曾发挥好,再次呈递奏疏,言说不抑兼并的好处。

  而欧阳修、唐介、苏良等人也再次呈递奏疏,继续逼迫皇帝赵祯变田亩兼并之策。

  与此同时。

  朝臣们也都纷纷站队,御案上的奏疏再次如小山般高。

  每次朝会,喧嚣得都如同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市场。

  臣子们论辩得吐沫横飞,但始终没有结果。

  五日后。

  赵祯终于厌倦了这番争辩,将欧阳修、唐介、苏良三人召到了天章阁。

  天章阁,取章于天之义。

  原是存放大宋历代皇帝御容画像、御用书籍、物品的地方。

  但自仁宗起,这里已成为保“祖宗之法”之地。

  朝堂大事件,皆在此处奏对。

  范仲淹的条陈十事,便是在这里诞生。

  此处,可谓是君臣奏对议政的最高规格场所。

  片刻后。

  君臣四人相对而坐。

  赵祯感叹道:“两年前,大概也是这个时候,范希仁、富彦国书条陈十事,新政自此开始。”

  “朕一心改革积弊,富国强兵,但……但结果你们也都看到了!”

  “朝堂之上,满是怨气,有结党营私者,有贪墨无为者,有言变法误国者,变法效果甚微,处处都是桎梏,我大宋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或许范希仁、富彦国有商鞅之才,但大宋不是秦,朕亦不是秦孝公。不抑兼并乃祖宗之策,不改一切如常,若改,极有可能横生变故,使得官员倾轧,百姓怨声载道,朕无力矣!”

  一句“朕无力矣”,道尽了赵祯作为皇帝的心酸。

  他是在告知苏良三人,当下的大宋,一切求稳而不求变。

  从苏良的角度看来。

  赵祯的这种无力感,其实还是来自于他内心的仁,或者更宜称为:懦弱。

  这位官家非雄主,但也算是明君。

  若他没有变法的果决之心,不敢于刮骨疗伤,无论如何变法,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欧阳修率先站起身来。

  “官家所虑,臣等皆清楚。我大宋江山虽然当下安稳,但却充满了隐患,外有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内有国库空虚,兵丁俸禄冗多、百姓经常造反之乱!”

  “臣以为,当下,正是求变的最好时机!”

  说罢,欧阳修看向苏良。

  苏良当即站起身来,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疏。

  “官家,近几日来,臣等思虑再三,亦认为若贸然在全国施行抑制兼并田亩之策,会造成动乱,故而想着,可先变一州,成则再变一国!”

  “先变一州?”赵祯喃喃道。

  他接过张茂则递过的奏疏,认真看了起来。

  此奏疏名为:论一州之变书。

  乃是欧阳修、唐介、苏良三人,联名撰写。

  里面主要言说了三项内容。

  其一,先以一州为试点,以抑制田亩兼并为主策,其余之策辅之。

  其二,以三年为期,选取合适之州,合适之人,多番试错,寻求富国强民之法。

  其三,一州成,则试变一路,一路成,则变一国。

  苏良三人望着赵祯露出兴奋的表情,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片刻后。

  赵祯道:“此策倒也可行,但若想成,难度在于选何州何人行之!”



相关章节: 第0058章:再言变法,抑制土地兼并否?第0059章:先变一州,成则再变一国第0060章:主罪者,皆编外人士(求追读)第0061章:吵架前,做好功课很重要第0062章:三杀!欧阳修的小纸条(求追读)第0064章:不可思议的组合(求追读)第0065章:老丈人的三大爱好(求追读)第0066章:反杀!老丈人威武第0067章:除名勒停,永不收叙第0068章:王安石入京,怎一个邋遢了得(求追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