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画记


推荐阅读: 初音的到来天律这个封神不正常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高武:我的龙基谷系统仙武世界大反派精灵:佛系训练家千万别惹大师兄道神

  在乔托之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画家那就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马萨乔。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原名托马索德塞尔乔凡尼德西蒙(TommasodiSerGiovannidiSimone),“马萨乔”的本意是“大而笨”或“傻大个儿”的意思,当时的人们为了把他和另一位画家“小”托马索区别开就给他取了这个绰号。

  马萨乔的一生很短暂,他27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后人对他有着各种猜测,他的死至今都是个谜。从“马萨乔”这个绰号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中下层的家庭里,家境不是很富裕。可能是一个身材高大、其貌不扬、情商不高,但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马萨乔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开创了新的绘画历史。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但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他作品中那些《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世俗世界,贴近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生活。他的绘画作品使得现实主义绘画与人文主义精神得到了统一。对世界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萨乔的壁画创作充满了科学的探索精神,将解剖学和几何学的数学法则运用于绘画创作中,是第一位在绘画作品中引入了透视学灭点概念的画家。马萨乔是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

  马萨乔出生时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的年代,在他之前就有许多的艺术家都在研究数学、几何学和透视的关系了,第一个发现透视灭点的存在并向公众展示的是意大利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1377—1446)。1420—1436年他建造了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CathedralofSantaMariadelFiore,Duomo)的穹顶。时至今日,圣母百花大教堂也一直被建筑界视为经典。

  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在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门口,在公众面前演示透视法,证明他发现的透视中灭点的存在。他以圣约翰洗礼堂作为演示对象并事先画好的洗礼堂透视图。布鲁内莱斯基通过数学计算,选定一个“视点”。他站在设定好的位置上面对洗礼堂,左手拿着画好的透视图,在“视点”的位置上有一个小孔,他右手持镜面对画好的透视图与左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时镜子上就反射出来了对面洗礼堂的透视图像,通过小孔人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透视图上画的洗礼堂和现实中的洗礼堂一模一样。就这样“灭点”被布鲁内莱斯基找到了并得到了证实。

  透视法中的“灭点”被证实对画家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绘画从此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正是布鲁内莱斯基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数学方法传授给予了艺术家,那一定在他的画友中激起了极大的振奋。[1]

  1420年马萨乔19岁,我们有理由相信布鲁内莱斯基的理念对马萨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马萨乔是第一个在绘画中使用以一点为固定视点并应用“灭点”原理的画家,马萨乔的画法比乔托的画法向前更加迈进了一步,解决了乔托没有解决的透视问题,把绘画作品的时间和空间统一在同一画面里。

  1425年,马萨乔25岁时在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了湿壁画《圣三位一体》,他就采用了透视法中的“灭点”法进行创作。

  《圣三位一体》是采用类似黄金分割为基础的三分法构图。马萨乔把画面用横线和竖线大致平均分成三份形成“井”字型,每一份中心都放置了主体人物。《圣三位一体》透视灭点处于观众的视平线上的画法非常适合这种构图。

  画面中从上到下,马萨乔利用感恩祭坛(ThroneofMercy)把圣父、十字架上的耶稣、十字架下指着耶稣的面带悲伤的圣母和约翰以及旁边的供养人联系在一起。用古希腊、罗马建筑的造型代替了天堂。

  马萨乔把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的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绘画中,他塑造的人物更加真


相关章节: 序言第一章 基督教与教堂壁画的兴起第二章 欧洲绘画之父乔托和透视法的运用第四章 阿尔贝蒂《论绘画》的诞生第五章 透视学的研究与应用-乌切诺第六章 弗兰西斯卡对透视学的研究第九章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展历程第十章 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一)第十一章 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二)第十二章 把灵魂留给上帝的米开朗基罗(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