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画记


推荐阅读: 初音的到来天律这个封神不正常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高武:我的龙基谷系统仙武世界大反派精灵:佛系训练家千万别惹大师兄道神

  拉斐尔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这位天才的画家、建筑师仅仅活了37岁,但他的艺术成就不亚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桑迪1483年4月6日生于意大利的乌尔比诺,于1510年卒于罗马,他死后被安葬在罗马的万神殿。在拉斐尔1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成为孤儿,但他父亲乔瓦尼.桑迪生前对拉斐尔的影响很大。乔瓦尼.桑迪虽然是一位不知名的画家,但是他确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人,他发现拉斐尔在绘画方面展现出来特别的天赋,并对他进行培养。在父亲去世之后,拉斐尔到了佩鲁贾,进入画家佩鲁吉诺的画室学习绘画。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拉斐尔在佩鲁吉诺画室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绘画技艺很快超过了他的老师,1504年在他21岁时他画了《圣母的婚礼》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幅作品中拉斐尔熟练地应用透视原理表现画中的近景和远景。画中近景表现玛利亚和约瑟的婚礼场景以及神父、簇拥在他两人的周围的男男女女。远景则是一个圆顶教堂,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走动。拉斐尔很好的处理了近景与远景的关系,精准的透视,完美的将教堂作为玛利亚和约瑟婚礼的背景展现出来。

  在人物刻画上他则展现了娴熟的绘画技巧,这幅画表现约瑟在为玛利亚带上戒指时的瞬间场景,美丽的温柔的圣母玛利亚娇羞的伸出手让约瑟给自己戴上戒指,画中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态。拉斐尔让画中的人物与教堂、广场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

  对比同一题材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的作品《圣母的婚礼》,画面反应的内容和人物、场景与拉斐尔的完全相同,但佩鲁吉诺的这幅作品构图不完整,教堂过大,没有完整的出现在画面上。佩鲁吉诺的这幅作品空间立体感不强,画面中作为背景的教堂的透视与前景中的人物在空间中产生矛盾,画面的构图过满,景深不够,导致前景的人物不够突出。在人物塑造上,佩鲁吉诺画的人物少了些活泼和灵动。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拉斐尔的透视原理在绘画上的应用更精准,画面的构图更加优美,画面中对近景和远景的处理更加合理、均衡,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1507年在拉斐尔24岁时他来到人文荟萃的佛罗伦萨,一年后他到了罗马。这年他25岁,也是拉斐尔的绘画生涯的转折点。在罗马,拉斐尔创造了他辉煌的绘画历史,与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并驾齐驱。

  虽然他的人生阅历不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丰富,艺术思想也不如二者深邃,但是他善于学习和运用前人的艺术理论和绘画经验丰富自己的绘画艺术,这使得他的绘画技艺一枝独秀,佳作不断,成绩斐然。

  拉斐尔很擅于画肖像,他的人物肖像生动活泼,同时有一种恬静温馨的氛围,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甚至成为后人审美标准。为圣母画像是拉斐尔偏爱的题材。

  拉斐尔画的圣母像,脱离了原有的画家对圣母圣洁形象的描绘,形象更加世俗化,风格上增加了女性特有的温柔形象。在绘画技法上拉斐尔在其作品中运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采用黄金分割法安排人物和场景,整个画面显得沉稳、构图比例适当,画面均衡优美。

  拉斐尔突破了以往把圣母描绘的圣洁、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绘画风格。例如他画的《美丽的女园丁》中的圣母就是一个乌尔比诺乡间的一个美丽姑娘的形象,圆润的脸庞,面带微笑一只手搂着耶稣,另一只手拉着耶稣的手臂,身体微倾,她低下头来满眼温柔地看着耶稣,尽显一位母亲的温柔与慈爱。耶稣和圣约翰也展现出儿童的天真烂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拉斐尔的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他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拉斐尔的作品中的圣母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拉斐尔到达佛罗伦萨之后,他画的圣母像起了一些变


相关章节: 第九章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展历程第十章 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一)第十一章 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二)第十二章 把灵魂留给上帝的米开朗基罗(一)第十三章 把灵魂留给上帝的米开朗基罗(二)第十五章 拉斐尔和他的史诗画作第十六章 黄金分割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第十七章 黄金分割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二)第十八章 巴洛克绘画风格与鲁本斯(一)第十九章 巴洛克绘画风格与鲁本斯(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