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锦城烟云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国企改革的排头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国企改革的排头兵


推荐阅读: 华娱之重回2006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厨道人生人狐之约徐阳林清雅全文免费阅读漫威黑洞之眼百年人鬼情现在我想做个好人徐阳林清雅小说重燃纯真年代穿梭诸天的灯神进击的大江湖

“锦城烟云 ”查找

胡志强忽然很失态的拉住母亲胡思敏,不让她走。胡思敏非常诧异。

胡志强说“妈,你得帮我的饮料到你们电视台打打广告。”

胡思敏说“你要打广告,找电视台广告部呀。”

胡志强说“妈,你们电视台,打一个广告,要多少钱”

胡思敏说“那得看你在什么时间打广告,广告内容有多长,要重复播放多长时间。黄金时间价格最高,其他时间价格要低得多。”

胡志强说“当然要在黄金时间打广告了。”

胡思敏微微一笑,说“黄金时间的广告,30秒那种,大概得几十万吧。”

“几十万”胡志强惊呆了,他说“这不是抢人吗”

胡思敏的长头发先生对胡志强说“这你就外行了。广告是最有效的宣传推销手断,在大家都等着收看精彩电视剧前,播放一条广告,全省人民都能看到。要是广告词再动听煽情一些,那效果就没得说的了。”

但此时的胡志强,无论如何也没有信心和决心,拿几十万元钱,去整这么一个广告。

胡思敏说“你要是想打广告,我可以给你打个招呼,虽然有个内部价格,但优惠幅度也不可能有很大。”

价格高不可攀,胡志强只有望而却步。

送走母亲和她的先生后,胡志强回来,和苏建国、谢芳菲夫妻一起吃月饼、喝桂花茶。

保姆把黄心怡送回黄英姿那里去。

苏建国从深圳挂职回来后,先后担任了温江的县长、县高官,后来上调到市工业局,担任副局长。他作风务实,一门心思扑在抓改革发展上。

苏建国在温江工作时,先是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花卉基地,把温江打造成成都的菜篮子、果篮子、肉盘子。

紧接着,苏建国又狠抓全县工业企业的发展,牵头创办了许多中小型工业企业,推动工业现代化进程。

现在,在全国国营企业陷入困境,正在想方设法转型改制的困难时期,苏建国又主导全县的国营企业重组改制。

对胡志强重组铁工厂,苏建国非常赞许,称赞他为政府解了难题。对胡志强的饮料公司现在的发展,苏建国很看好。

苏建国对胡志强说“志强,我无法帮你弄贷款,也无法帮你推销产品。但有一点我是能做的。你是我们成都市这次国有企业改制中,成功的先进典型,下来我让人联系一下经济日报的记者,好好宣传报道一下你和你的公司。至于在宣传报道中,如何突出你们的营养奶,这个你到时跟记者详细说说。”

国有企业的改制,说白了,就是把亏损企业推向市场,能重组的,按现代企业制度重组经营,挣钱发工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无法重组的,通过买断工龄等方式,给职工放一点钱,让职工下岗,企业解散。

国有企业的改制,就像是一场战役,非常的艰难。许多职工在厂里工作二三十年,现在五十多岁了,下岗之后,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一技之长,谋生很困难。

说得严重一点,这相当于一场生死存亡的斗争,难度相当大,阻力相当大。

所以胡志强把铁工厂弄成了饮料公司,38名原铁工厂职工得以继续工作,确实为职工解决了问题,为政府分了忧。政府需要树立正面的先进典型。

胡志强并不喜欢宣传报道他自己。对苏建国的这个安排,他也并不十分在意。经济日报的一个记者第二天下午,就到饮料公司来采访。

胡志强热情地接待了他,向他详细的介绍了铁工厂改制的经过,以及现在饮料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

记者照了几张相片。忙到下午六点,胡志强和贾少华陪记者在温江街边的小馆子里,吃工作餐。

三人边吃边聊,贾少华告诉记者,说我们胡总是有故事的人记者三十出头的样子,他一听胡志强有故事,出于新闻工作者的敏感,非要听一听。

胡志强觉得,无法让时光倒流,无法让过去重来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摊牌第二百六十三章 横空出世第二百六十四章 营销激励第二百六十五章 机遇与选择第二百六十六章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第二百六十八章 宣传效应第二百六十九章 1鼓作气第二百七十章 走出4川第二百七十一章 借力改制第二百七十二章 资产重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