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流淌着的回恋 小镇街景

小镇街景


推荐阅读: 弓回天妖尾的文字魔法心魔之三婚剩男生活从被骗开始成长之路的艰辛论脱离循环的最优解输不起的人生我不是成功人士保卫庄稼刺杀冯云腾两只疯子小城安家青年

印象中家乡是一个很平静的地方。被誉为的县城小香港,算是半个工业重镇,当水泥厂工作起来,整座镇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如果十三年前有p25,雾霾这种说法的话,那应该就是p25超标的状态。当时没有所谓的环保意识,矿产就是金钱,能少花钱绝不做多点整顿,不过现在这三座水泥厂终于是消停了,硕大的烟囱不再冒烟,路上装石灰石的车辆也变少了,因此这街道开始变得平整起来了。还记得当时铺路时不会放钢筋,只有混凝土,每每装载石灰石的大货车压过马路,似乎就会多几道裂痕,映像里是街上的路永远都会突兀出一大块,混凝土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每到下雨天就是小镇洼地,简直可以养鱼了。这种天气下通常是不敢直接走这些路的不能过人居然也敢叫路。那出太阳的天气下那就更不得了了,当有汽车经过,卷起万千缕灰尘,直呛得人“阿秋,阿秋”。由于当时的小镇盖的房子都是沿着街边建造的,当时盖楼搅拌混凝土就直接在街上搅拌了,可能是没有收拾干净,平整的路上总是不自觉得多个坑,冒个坎,比起边上的国道可真是丑死了。如今的街道,政府组织各家按照自家门口的长度,分摊各自的修路钱,原来破破烂烂的街道倒也变得平整,不过灰尘漫天的时候也不会落下。忘不了那是乡土的气息。

小镇作为一个工业小镇,因为工业而生,也因为工业而跌落,镇上有个沿山而建的住宅小区,我们都管他叫水泥厂,原本是给在水泥厂工作的工人准备的房子,不太懂为什么要往那么高的地方盖楼,还要把山给移开填平。那真是一个功能性的住宅区,沿山盖了一栋巨大的办公楼,一个大牌坊,还有一二十栋5、6层小楼,在小楼附件盖了幼儿园,小学。回想起来我的童年就在这水泥厂上度过的,水泥厂幼儿园,之后去了那边的子弟学校。不久前回去过一次,一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似乎还能认出以前住在那的老居民。记得有一颗玉兰花树,很多桂花树,还有大铁树,还有一种会结黑色不能食用的果子的绿叶的树。鼻子还有一丝记忆,那是一种杂糅的味道,有香味,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到处都需要拾级而上,上个水泥厂和爬山一样,登高而望远,到其最高处可以望见一条伟大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可谓是,登临高处江水望,拾级而上身体棒,沿路歌声随心唱,回到家乡心智亢。

也是十几年前,住在小镇的cbd街道内,晚上没有巷道灯,就靠着家家户户开门的灯光照亮夜行的路,沿路有着最繁华的烧烤,夜宵区域;熬夜网上冲浪区域,还有电子游戏厅。在文化领域创造的gdp占小镇文化领域gdp的80,了90的文化消费场所,棋牌馆,夕阳红老年人活动室,奶茶店,银行应有尽有。除了在装潢上缺少一丝大城市的气息,其余的该有的全都有。我对我自己感到震惊,虽然身处小镇cbd,小时候居然没怎么体验过这cbd的繁华生活。隔壁一条街是小镇的一、三产业聚集地,云集了农业生产者,小作坊生产者,二贩子,商铺,各种职业的人,每次逢圩永远都是摩肩接踵,所产生的gdp不容小觑,这条街上的人也是首先富起来的人,但是隔壁这条街除了白天的烟火味,夜晚倒缺失了一些乐趣,没有路灯,地面也模糊可见,如果遇到下雨天更是容易中奖。第三条街就是小镇第三产业聚集地,服务业在这边异常的兴旺,最记得小时候,互相取笑时都说送你去“水灵灵”,当时的我还是太年轻。洗脚店,理发店,ktv,一条龙的店铺都能在这找到。小镇这一二三产业发展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组成这十八线县城的一线小镇。一共三条主街组成小镇的中心,周边还有别的乡,围绕着小镇进行发展。最后一条不算街的街就是那条国道了,国道两边主要是住户和饭店,没有特别的景观,唯一的特点就是灰尘大,噪音大,大货车,小汽车,簌簌地在国道上飞驰,倒也神奇,在映像里虽然都是快车也没有听到过发生车祸的事情。

再小的小镇都能


相关章节: 小镇街景小镇母亲桥小镇美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