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代十国往事 第121章 田杨末日

第121章 田杨末日


推荐阅读: 开局百万年魂环海贼之弹簧果实逆天符皇退圈后我靠破案爆红农门药香:山里猎户撩妻忙天罗洪荒界财阀小娇妻:顾少宠我,我超甜!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穿成天才炮灰他小姨妈皇帝与臣妻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这一仗,朝廷军队肯定是要败的,但谁也没料到会败得这么惨。
李茂贞还没发动攻击,朝廷禁军就望风溃散。李茂贞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兵临长安城下。
很明显,在这三万禁军中,也存在李茂贞的势力渗透。
长安百姓在李茂贞党徒的煽动之下,再次聚集在皇宫以外,请求诛杀发动战争的“元凶”杜让能。
宰相崔昭纬暗中煽风点火,表示发动战争是杜让能的主谋,跟皇上没关系。
李茂贞驻军于长安以西,上疏朝廷,要求“清君侧,诛晁错”,务必诛杀“战犯”杜让能,以谢天下。
皇宫内,昭宗百感交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深感痛苦。
身旁的宰相杜让能深施大礼,道:“陛下勿忧,臣早就料到会有今天。请用我的性命来帮陛下脱困吧。”
后悔、羞愧、自责……昭宗皇帝泪如雨下,悔不听忠臣良言,御辱不成,反受其祸,更要让大忠臣杜让能用生命替自己背锅……
昭宗哭的是杜让能,也是自己,更是他的大唐江山,因为这次失败,宣告着昭宗自登基以来的一切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经此一难,先前打击宦官的胜利果实被李茂贞窃取,朝政也将被李茂贞把持,昭宗将沦为李茂贞的傀儡。
昭宗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输得一览无余。此前,昭宗的实权是“长安市长”,现在连个宫内大总管都做不了了。
昭宗哭得捶胸顿足,几乎不能自制。最后,只能带着哭腔与杜让能诀别,“与卿诀矣!”
当天,诏贬杜让能为梧州(今广西省梧州市)刺史,将禁军的监军宦官西门大官人(西门君遂)流放到海南岛,另两位主要宦官一个流放海南岛,一个流放到越南。
战场的胜负只是第一阶段的较量,战后的清算工作同样是暗潮涌动的角逐。
李茂贞当即表示对判决结果不满,要求昭宗重新考虑一下。
城下之盟,昭宗不得不退让。下诏将西门大官人等三位宦官斩首,再贬杜让能为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市)司户,并派使者向李茂贞求情,说蛊惑自己出兵的是那仨宦官,不关杜让能的事。
李茂贞当然清楚杜让能是背锅侠,但李茂贞要杀的不是杜让能,而是朝廷的颜面、昭宗的威严。我李茂贞说弄死谁,就必须弄死谁,皇上也留不住他。
最终,昭宗含泪下达了赐死杜让能、杜弘徽(杜让能之弟)的诏书。
杜让能,父亲是懿宗朝宰相杜审权,前文“庞勋之乱”中积极救援泗州,保全淮南免受贼害;伯祖父杜元颍,穆宗朝宰相;他的七世祖则是唐朝开国功臣杜如晦,与房玄龄合誉为“房谋杜断”,绘像凌烟阁。
“李煴之乱”反攻倒算时,杜让能积极营救蒙冤的文武百官,参见“杜让能的名单”,结果如今自己含冤受死,却无一人搭救。实在令人唏嘘。
至此,李茂贞取得了全面胜利,完全控制了朝廷。朝廷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要看李茂贞的脸色。文武百官和宦官集团纷纷依附于李茂贞,并拿李茂贞来要挟昭宗,稍有不如意就向李茂贞打小报告,李茂贞的随即就上疏辱骂、威胁昭宗。
昭宗下诏,恢复李茂贞的凤翔节度使头衔,并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于是,李茂贞一下子拥有凤翔、山南西道、武定、天雄四镇十五州的土地,成为关西第一强藩。
李茂贞的小跟班,静难节度使王行瑜,也趁机勒索朝廷,讨要官职、封号,并获得了免死金牌。
【田杨末日】
昭宗最初的棋局还有两个烂尾:田令孜、杨复恭。
田令孜与哥哥陈敬瑄一直被西川王建扣押着。王建不断上疏朝廷,请求诛杀此二贼。
面对王建请求诛杀田令孜的奏章,昭宗非但没有批准,反而下诏赦免田令孜,还任命他出任湖南监军。
这是昭宗的高明之处。
目光长远的人不会被蝇头小利干扰视线,更不会沉溺于报复的快感。昭宗皇帝英明神武,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荣辱是不值一提的。
让我们看一


相关章节: 第117章 倒杨运动第118章 后“倒杨运动”第119章 昭宗妙计安天下第120章 昭宗亮剑上架感言第122章 彭州尾声第123章 再收魏博第124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第125章 二征徐州第126章 时溥末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