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代十国往事 第126章 时溥末路

第126章 时溥末路


推荐阅读: 开局百万年魂环海贼之弹簧果实逆天符皇退圈后我靠破案爆红农门药香:山里猎户撩妻忙天罗洪荒界财阀小娇妻:顾少宠我,我超甜!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穿成天才炮灰他小姨妈皇帝与臣妻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时溥末路】
朱温原以为徐州战争到此结束,正筹划着收拾北面的兖郓二朱,忽闻变故,不由大怒,也复奏朝廷,请求朝廷收回成命,务必让时溥滚出藩镇圈。
在处理河东问题上,朝廷的“圣旨”如同手纸,时隔一年若再次反复不靠谱,朝廷的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于是派使节到汴州安抚朱温,求朱温给朝廷留点儿面子。
朱温没有学李克用,没有扬言率部队去长安找天子当面理论,他选择了忍气吞声,不再逼朝廷修改诏书。
当然,并非朱温宽大仁慈,而是徐州基本已经成了煮熟的鸭子,朱温吞并徐州只是时间问题。诏书的改与不改,都只是表面文章。那就给朝廷留点儿颜面吧。
这面子也不是白给的。作为交换,朝廷密许了朱温对徐州感化军的所有权。这是朱温与朝廷之间的“慕尼黑协定”。
“时溥我吃定了。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朱温。
随后,感化军境内的濠州举城投降,泗州举城投降。徐州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城。
然而穷途末路的时溥不甘心就此落幕,他还要做一番垂死挣扎。
时溥继续向兖郓二朱告急,唇亡齿寒,我时溥的今日就是你们的明日。
朱温分兵牵制兖郓援军。派长子朱友裕率十万大军进攻濮州。
哀兵必胜,朱友裕所部上下同心,一雪前耻,很快就攻陷了濮州。
驻防曹州的大将霍存,得到线报,说朱瑾亲率两万大军南下徐州。于是立刻点齐三千兵马,与朱友裕会师,驰援徐州外围。
时溥见兖州援军赶到,就率军出城攻击汴军,与兖州朱瑾里应外合,夹攻朱温。
霍存奋力拼杀,打退了兖州援军,朱瑾率残部逃回兖州。
霍存虽然粉碎了兖徐合兵的计划,却不幸在战斗中阵亡。
朱温正处在痛失爱将的巨大悲痛中,一封实名检举信火上浇油,让朱温瞬间气炸了连肝肺、锉碎口中牙。
信中被举报的人正是朱温的长子朱友裕,举报人告发他战斗期间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袖手旁观、按兵不动,导致霍存孤军奋战而亡,又坐视朱瑾逃跑而不出兵拦截,由此可见朱友裕心怀二心,图谋不轨!
举报人:朱友恭(朱温养子)。
朱温暴跳如雷,下令让庞师古接替朱友裕的指挥权(庞师古真乃实力接盘侠,先后接管朱珍、朱友裕的统帅地位),并下令逮捕朱友裕,调查审问。
阴差阳错,快递小哥居然误将信件送到了朱友裕手中。
朱友裕了解爸爸的脾气,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当即率领本部两千骑兵,逃进深山老林,躲了起来。
手下的一名亲信劝解道:“莫要惊慌,您与大帅乃亲生父子,什么样的误会是消除不了的?”
朱友裕摇头叹息,“正因是亲父子,我才了解老爷子的性格脾气。被诬谋反,亲儿子也必死无疑!”
难道后半辈子就要落草为寇不成?亲信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你大爷。”
“你大爷!你再骂我一句我听听!”
亲信急忙解释,“我是说,您的伯父。普天之下,恐怕只有他老人家能在老帅面前讲情,即便讲不下来,也总能收留您,起码留条活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友裕这才恢复了些许理智,于是连夜逃回砀山老家,躲进伯父朱全昱家,把前因后果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请伯父出面救救自己。
朱全昱叹息良久,摆明了是干儿子离间亲儿子,争夺家产嘛,三弟怎么这么糊涂!一番苦苦思索之后,终于想到了突破口。
“侄儿啊,恐怕只有一个方法能救你了。”
“请伯父指教。”
“你妈!”
“大爷,咱别骂闲街。”
朱全昱指的是朱温的妻子,张惠。
朱友裕这才如梦初醒,舍弃掉扈从亲信,单人匹马回汴州,负荆请罪。
朱温怒火正盛,见朱友裕跪在庭前,便命左右上前揪住他的头发,摁住他的脖子,


相关章节: 第121章 田杨末日第122章 彭州尾声第123章 再收魏博第124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第125章 二征徐州第127章 王镕小朋友第128章 第一猛将李存孝第129章 李存孝谋反第130章 友谊小船第131章 敌友互换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