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长安不见月 111、灯下白头人,一

111、灯下白头人,一


推荐阅读: 穿到七零开牧场穿成一只魔法水母[西幻]锦绣田园:将门福妻有点甜皇妹是黑月光互穿后我把皇帝逼成学霸[古穿今]小替身不奉陪了飞升成神从选秀开始我靠美丽混吃等死[快穿]尚食女官在九零横滨的大空异能名为哒宰的我都市战神至尊

废储之事经过几番试探, 将高官重臣搅和的沸反盈天,李隆基却还嫌不够热闹,索性直接发出邸报, 公开向全国五品以上官员征求意见。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远至塞外、江南、闽越、蜀中等地官员作何感想不得而知, 单说京中,言官御史们纷纷跳脚表现, 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秦两汉、三国魏晋以来故事翻来覆去分析。各个引经据典,巧舌如簧, 拿大殿当讲书堂, 闹得李隆基烦不胜烦。
亏得还有个张九龄坐镇朝会, 偶有几个不着调的, 不等李隆基发作他便料理了去。
然而物议再沸腾,张九龄本人却是一句态都不曾表。李隆基倒也耐得住性子, 日日坐在殿上看猴戏。
这日下得朝来, 李隆基正欲回后宫,忽听张九龄快步追了上来。
大殿后的广场宽阔空旷,左右卫持戈而立者足有数百,却是鸦雀无声。小算子率众向后退十步, 留李、高在原处, 眯眼看时,两人年龄身段相近, 气质却截然不同。
李隆基一生喜好游猎歌舞醇酒妇人, 平日倚仗帝王霸道掩蔽,看似光芒万丈, 此刻立于朗朗日光之下,便显出肤色暗沉,眼白发黄, 印堂晦暗来,分明已被经年累月的浪荡消耗了心力。
高力士以宦官之身摄宫廷宿卫大权,颇带武将悍然之气,端肩长臂,分腿而立,横眉立目,护住李隆基身后,紧紧抿着嘴角,直视张九龄。
李隆基待张九龄颤巍巍赶到面前,好整以暇的整了整衣领,将两袖背在身后,冷冷瞪视他一眼。
“方才殿上众□□谪,多亏相爷一人舌战群儒。”
张九龄抹了抹额上毛汗,屈膝道,“老臣无能。”
李隆基哼了一声,冷笑道,“太子年逾三十,不学无术,宠妾废妻,心生怨怼。这三条罪状,朕可有冤枉他?”
张九龄垂首。
“不曾。圣人所言三条全都属实。”
“既然属实,群臣为何反对?朕还未至垂老糊涂,何必将社稷托付给这等无能小儿?!”
张九龄心中一凛,知道此事已不可转圜。
李隆基坐守二十年太平盛世,人望之高远胜高宗、则天皇后、中宗、睿宗等前代帝王。朝野之中对他普遍尊崇敬服,这才是他行使帝王权柄的最大保障。
即便群臣拦得住他这回,但经他御口亲言,往后太子还如何服众?
与其让这样的太子登基留下隐患,还不如就势更易储位。
想到李隆基近些年自诩圣君明主,放权于臣属,实则沉溺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张九龄早已十分不满,但他性子一向深沉,独居高位一手掌控帝国政坛,城府日益精湛,心中虽然忧心忡忡,面上却还是淡淡的。
李隆基见喝问的他无言以对,心道大局已定,便温言笑道。
“相爷向有‘援笔立成’之才,不妨就在今日替朕代撰敕文,公告天下吧?”
张九龄从前任秘书少监时曾多次代李隆基拟定敕文,神思敏捷,下笔如龙,文不加点,往往李隆基嘴上说完,他已作了整篇文章出来。‘对御而作’的佳话传遍天下,今日李隆基旧事重提,分明暗指如果张九龄愿推动废储一事,两人之间便再无嫌隙。
张九龄素有文坛宗主之称,对这点暗示一听就明。他目光移动,慢慢看向身量高出自己一截的李隆基,彼此心里明镜一般。
李隆基洋洋得意的瞧着他,只等他臣服。
冬日清冷澄澈的清晨,宫室间弥漫开一股静默的雾气,隔绝了君臣间长达数十年的漫长信任。李隆基站的不耐烦,耳目被蒙蔽,连知觉也迟钝了。他用力瞪了瞪眼。
岂知片刻之间,张九龄竟然扬起眉毛,用力扯住衣袖,两眼冒光。
“宠妾灭妻寻常事,李家男儿重情风流,宗室中韵事甚多,岂算大过?至于所谓不学无术、心生怨怼,皆是查无其行,徒然揣测之语。民间多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太子年少丧母,思念先人,偶有怨怼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于圣人座前,


相关章节: 106、双飞西园草,一107、双飞西园草,二108、落日故人情,一109、落日故人情,二110、落日故人情,三112、灯下白头人,二113、相煎何太急,一114、相煎何太急,二115、相煎何太急,三116、心随雁飞灭,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