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81章 光复长安

第81章 光复长安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八月初五日,肃宗于凤翔郡东城楼,大阅唐军各路兵马。
城楼上随肃宗一同检阅兵马的大将,分别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天下兵马副元帅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元帅府长史李泌,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王思礼,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凤翔节度使杨错,朔方左武锋使、金微都督仆固怀恩,朔方右武锋使兰州都督浑释之,回纥统军叶护太子。
如此阵容,可谓是名将云集,璀璨若星辰。
肃宗之所以在回纥援军到来后,检阅三军。就是为了收复长安,做出最后的鼓舞士气的特殊举动。
检阅三军完毕,肃宗拉着郭子仪的手,自认为非常诚恳地道:“事情成败,在此一举。愿卿多加努力,不辜负朕的期望。”
郭子仪也十分郑重地回道:“请陛下放心,臣必当尽心竭力,如此战不能收复长安,臣愿意以死回报陛下。”
肃宗感到非常欣慰,又对随行诸将道:“愿众卿早日凯旋而归,朕在禁内静候佳音。”
杨错随诸将一起道:“臣等必尽心竭力辅佐李元帅和郭元帅,共破叛军,收复西京。”
肃宗满意的点了点头。
唐军此次东征有兵马十五万,但是编制异常的混乱。
士卒来自大唐各个边疆的节度使麾下,这里面需要调度的事情有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西域援军和回纥兵马,也需要调度配合。
自八月开始,一直到九月十日完全准备完毕,光完成编制竟然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还要统筹安排粮草等后勤,真的是掩不住拖沓。
如此长的时间,自然给了严庄时间。
严庄将距离长安最近的南阳兵马,尽数拨到安思霖的麾下,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
唐军于九月十二日从彭原郡出发,东征长安。
在出征的前三天,各路兵马得到出征的命令。
到了出征的当天,杨错起了特别早的早床。起床时都不到三更时分,他要早起前往军营巡视。
当杨错穿戴整齐之后,来到主屋。便见到和政公主怀抱着还是婴儿的儿子来为他送行。
国家多难,杨错也顾不得儿女情长。经常是与和政公主聚少离多,就算是相聚也是匆匆。
望着她,杨错不由得心生愧疚。
“你们跟着我真是受苦啦!”杨错语气诚恳且平静,“如今出征在即,战场之上生死难以预料,望彼此好自珍重。”
和政公主道:“妾身相信,夫君一定能凯旋而归。”
杨错起身从她们每一个人的眼前走过,心里充满了犯罪感。
当走到薛瑶英的面前时,薛瑶英眨巴着眼睛,笑道:“妾身还等将军回来再做一个新的弹弓,还有竹筒枪。将军不要食言哟。”
杨错微笑着颔首,随即从她们中间穿过,阔步迈出主屋。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二日,唐军以杨错和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仆固怀恩和回纥叶护太子兵马为中军右翼,浑释之和西域兵马为中军左翼。王思礼为后军,起兵十五万余人,诈称二十万东征长安。
大军一路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似狂涛怒啸般直奔长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九月二十七日,各路大军进抵长安城西香积寺。
叛军在得知此事后,由安思霖亲自率军十万抵达香积寺以北,在那里列阵以待。
是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却有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四野。鼓声雷动,喊杀声惊破云霄。
安思霖看唐军阵容严整,遂命李归仁道:“我军兵少,不利于久持。彼军虽多,但编制繁杂。将军可速带一部人搦战,诱唐军出击,我军再一起杀出逼退唐军。只要唐军一退,我便借机冲击唐军阵地,可获大功。”
李归仁于马上拱手道:“末将领命!”遂引本部兵马,在阵前叫阵。
杨错望着李归仁急切的神情,扭脸对李嗣业道:“这一定是安思霖的诡计,妄想诱我等出击,再全军一起杀出。只要我军抵挡不住,稍退一步,敌军就趁机煽风点火,则很有可


相关章节: 第76章 扩大胜利第77章 轻敌冒进第78章 太白遭厄第79章 大会三军第80章 唐军惨败第82章 功成身退第83章 争端再起第84章 惨遭免职第85章 赋闲在家第86章 君臣嫌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