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79章 大会三军

第79章 大会三军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信到杨错手里时,他正在家抱孩子。
今年的二月,和政公主给杨错生了个大胖小子。
按照杨家的取名习惯,杨错这一辈都是金子旁,比如杨国忠本名杨钊。
到了下一辈,都取日字旁,比如杨昢。
因此,杨错给自己的嫡长子取名,杨暻。
暻,古同“景”,明也。
杨错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看完书信,叹了口气。
和政公主觉得奇怪:“夫君看完信为什么要叹气?”
“我本想救义兄一命,不让他和永王接触次数太多,没想到他还是陷入监牢。”杨错把信放桌案上,左右为难。
自己作为凤翔节度使,扼守朝廷与西域、剑南、山南乃至江南诸道的要冲之地,本身行事就要非常的谨慎。
如今李白得罪了君上,自己为他开脱,会不会引起君上的不满呢!
和政公主观察杨错的神色,已然猜出几分,便劝道:“太白毕竟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如果被杀,有损朝廷声誉,被认为是害贤。”
杨错这才明白,接着忧心忡忡地道:“可是,我该怎样说服陛下呢?”
“我父皇也许并不想杀太白。”和政公主微微一笑,“正好,父皇召见各路将帅,夫君可以找个机会去见我父皇一面,拐着弯为他求情。我父皇借坡下驴,说不定就同意了。”
杨错点了点头。
安顿好凤翔军的一切后,杨错旋即北上,朝见肃宗。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向肃宗求情,而是在面圣后,又去觐见了广平王和建宁王,再在府上休息了一日。
次日,杨错身着圆领袍,拧着自己亲手忙活一早上做的饭菜,带着一壶好酒前往关押着李白的监牢。
两人再次见面,真是恍如隔世。
李白苦笑道:“早知你来,我就该通知子美一起过来。当日众人在辋川别墅相聚是何等的快乐,如今各自飘零,不忍回想。”
杨错边将饭菜摆在地上,边回道:“世事无常,这事谁也说不准。如今天下大乱,能苟全性命于乱世中,算是万幸。我是故意不叫上杜拾遗,因为此来不是专程叙旧,而是特地问和永王有关的事情,才好替你申冤。”
李白叹息一声,就着酒菜边吃边将自己在江陵永王幕府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当提起永王的败死,李白还叹息不已。
杨错安慰道:“事情的经过,我已经大致了解。请义兄放心,我会设法救兄脱困。只是彭原不能待,兄可有地方暂时栖身。”
李白想了想,回答道:“有一人名叫宋若思,暂居宣城郡太守、江南西道采访使。此人与我交情匪浅,我可携妻前往投奔。”
杨错点头道:“如此也好。远离陛下,免得陛下瞅见义兄,又会想起往事招致祸患。”
李白喝得伶仃大醉,酒后吟诗,真是出口成章,令人叹服。
两日后,杨错入宫觐见肃宗。
肃宗在禁内御花园,接见了杨错。
君臣二人就着大好的春天,谈起了往事。
杨错道:“如今进攻长安在即,臣也将随郭子仪离开凤翔,返回河东郡。临行在即,臣有一事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教陛下,请陛下不吝赐教。”
肃宗笑道:“贤卿尽管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错问道:“臣闻陛下和永王自小感情深厚,因为永王的薨逝,还归罪到皇甫侁,不知此事是否当真。”
肃宗瞬间脸色沉了下来,冷声道:“确有此事。太上皇曾有言在先,贬永王为庶民。皇甫侁竟然敢害死我弟,没治罪已经是宽大。”
杨错叹息道:“陛下果然和永王是手足情深,令人感动。想是与臣的族兄杨鉴,虽然都活着,自逆胡安禄山造反以来,却再也没有见过面。”
肃宗安慰道:“汝族兄杨鉴追随太上皇在成都府,待西京收复后,你们兄弟自会有机会相见。”
杨错顺势道:“臣听说有一书姓名唤李白,此人酒后狂言,说是陛下要害死永王,才指使皇甫侁于乱军中,杀……”
肃宗不等杨错说完,拍案而起怒道:“此人胡说八道,我岂会做


相关章节: 第74章 你攻我守第75章 两军斗法第76章 扩大胜利第77章 轻敌冒进第78章 太白遭厄第80章 唐军惨败第81章 光复长安第82章 功成身退第83章 争端再起第84章 惨遭免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