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清浊太明害张温

清浊太明害张温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公元230年,正在北伐前线的诸葛亮获知东吴名士张温病故消息,叹道:"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张温,出生于公元193年,字惠恕,吴郡吴县,即时下江苏省苏州市人。其父张允,曾任孙权的东曹掾。
张温家族乃江南四大姓氏之一,时称"吴郡张氏"。张温父亲张允,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传扬近州远郡。如此情操高尚之士,命运却舛,在担任孙权的东曹掾不久,因病去世,令孙权"深以为憾"。
父亲为人正直光明,作为儿子的张温节操自然优秀,尤为幸运的是,张温还拥有俊朗容貌、伟岸身材、敏捷思维。表里如一的盛名,终于传到孙权耳中。孙权就问朝中大臣:"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
大司农刘基说:"其才其智,与全琮同等。"
太常顾雍纠正说:"刘基言之不详,依我观察,当今无人可比张温。"
孙权说:"张温拥有如此高才,说明张允没死,他的精神在发扬光大。"于是征召张温入朝相见。
孙权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考验张温。初次入殿,张温磊落大方,丝毫不怯,其文雅的谈吐,如流的对答,不仅令百官们倾慕赞扬,而且让孙权改容加礼。召对完毕,张温出宫,老臣张昭握着张温之手说:“老夫就把心意托付于你了。"之后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
公元224年,蜀汉遣派邓芝出使东吴,以求修缮"夷陵之战"造成的两国裂痕。原本打算顺附魏国的孙权,在邓芝游说下,决定取和蜀汉,共御魏国。出于商议和约条款,孙权决定让时年32岁的张温,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
张温到达蜀国后,即前往蜀汉皇宫向后主刘禅表章,其所用言辞,既不失礼义,又不失自尊,更不失双赢。蜀汉群臣包括诸葛亮,无不看重张温才干。为了说明张温的外交才能高超,特辑录如下一个轶事,以示佐证。
张温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诸葛亮带领文武百官为其饯行。众官到齐,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数次派人赶去催他快来。张温奇怪,问道:“如此行动缓慢之人,身份若何?"
诸葛亮答:"益州的一个文人学者。"
秦宓终于赶到,张温想为难他,便问:"您学习吗?"
秦宓答:"我们益州,连牙口不齐的孩子都懂得学习,您何必小瞧人啊?"
张温说:"那我问你,天有头吗?“
秦宓答:"有头。"
张温问:“头在何方?"
秦宓答:"在西方。《诗经》有云:'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答:"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
秦宓答:“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答:“姓刘。"
张温问:"您怎么知道?“
秦宓答:"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
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
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如应声随出、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严丝合缝。张温不仅敬服秦宓,而且由此高看蜀国。
这就坏了事,坏了什么?坏了孙权的自尊。张温回国不久,即向孙权详细汇报了此番出使成果,期间谈了蜀国政体上的一些独到之处以及蜀国对他本人热情周到的款待。然后提请孙权一定要与蜀国和合,共同对付魏国。就张温自己看来,这次汇报,纯属实事求是,光明正大,无有半点矫揉,但就孙权而言,心中却有了些许不快。
于是孙权就派张温前往豫章郡带领部队。张温是个文人,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因此一边学习典籍,一边与人聊些蜀国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之类的事。就有小人密报孙权,说张温欣赏蜀汉。


相关章节: 情操当可追诸葛奇谋迭出看荀攸孙策脉系无从觅知足不辱叙程昱高傲清廉赞邓芝在国连忧之愍侯铁肩道义宗预担浪子回头金不换曹子建独占八斗单骑逃窜蕴怪异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