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子建独占八斗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以游历中国山水而闻名,其实让他最为出名的,当属那句"借光式"评语:“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历。那么曹子建何许人也?告诉你,就是曹植。
曹植,出生于公元192年,别名陈思王、陈王,字子建,沛国谯县,即时下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操,母亲卞玲珑,为曹操与卞玲珑所生第三子,妻子崔妃,长子曹苗,次子曹志。
曹植天资聪颖,年十余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有关辞赋,诸子百家文章也多涉猎。除了广泛看书,曹植还有感而发,勤著文章,曹操有一次看了曹植之文,疑问:"不会是你请人代写的吧?"
曹植不暇思索地道:"说出口的话是论,下了笔的字成文,文章好坏,只要通过考试就能知道,何必请人代写呢?"
曹植为人坦率自然,待人接物洒脱随性,所用车马服饰,朴素淡雅,不求华艳,这与曹操的爱好十分贴切,曹操因此喜欢曹植,逐渐将培养重心置于曹植身上,外出征战时常带曹植同往。
曹植早期所作的《求自试表》、《白马篇》等文章,多为反映他在随父征战时的感受,比如"东临沧海"、"北出玄塞"等句,直观地写照了自己到过什么地方。
公元210年,曹操刻意营建的铜雀台在邺城峻工,为了助兴,曹操在庆典上专设了一个节目,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们登台作赋,曹植一气呵成《登台赋》,才情之高让曹操惊喜不已。莅年春,曹植获封平原侯。
公元214年,曹植转封临菑侯。七月,曹操出征东吴,嘱曹植留守邺城,这是曹操刻意培养曹植治国理政才能的表现。因于曹植受宠,杨修、丁仪、丁廙等文人便都乐意辅佐于他,曹植本身是文人,于是常与他们饮酒赋著诗文。而曹植自己则更是随心所欲,他在一次酒后策马驰骋时,严令掌管司马门的官吏打开大门,让其纵马而过一一秦汉以后,司马门成为皇宫外门的象征,它的特殊之处,只有天子或者天子的特使才能使用,诸侯或者大臣如果奉皇帝命令从这道门进入,也是不能骑马或者坐车的,而要下马步行,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这一事件发生后,曹操大怒,斩杀了那个掌门的官吏。面对曹植一方的如此张扬,加上支持曹丕一方的谋士贾诩关于袁绍废长立幼导致恶果的暗示,曹操便将曹丕视为世子。
曹植的妻子崔氏,系东汉名士、时为曹操好友加"组织部长"崔琰的侄女。崔琰后来因附和荀彧反对曹操篡汉而被杀,不久,曹操又在家庭聚会上,找了"崔氏无故迟到"的理由,不顾曹植苦苦哀求,将崔氏杀了。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承继王位。时年29岁的曹植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同年,曹丕代汉称帝。曹植闻之,气得穿上丧服,为汉朝泯灭悲哀哭泣。有人汇报曹丕,曹丕大怒:"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本是高兴之事,却有人以哭为讽,居心何在?"于是以限步作诗之招,欲除曹植,这就是"七步成诗化解危厄"的出典,当然曹丕最后不敢处斩曹植,还有卞太后出面阻止的原因。其实穿上丧服为汉朝哭泣的还有一人,那就是金城太守苏则,但曹丕却没为难他,反而将其调入京城工作,足见曹丕对曹植的不满,并非仅源于"发服悲哭"这档子事。
公元222年,曹植被封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曹植写下了千古名篇《感甄赋》。此赋一经面世,顿致"洛阳纸贵"。
四年后,曹丕病逝,曹睿继位,时称魏明帝。曹植以为侄子上位,有可能改观自己的尴尬处境,便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睿,要求进入政治中心,报效国家。但曹睿不仅不遂曹植之愿,而且还把他所写的《感甄赋》,更名为《洛神赋》,同时将曹植的封地,越贬越远,直至贬到陈郡。关于赋名之改,有史学者以为,此系曹睿为免世人猜疑曹植与其母甄氏有染,而施的掩耳盗铃避讳之举。


相关章节: 高傲清廉赞邓芝清浊太明害张温在国连忧之愍侯铁肩道义宗预担浪子回头金不换单骑逃窜蕴怪异刚直洒脱是苏则以刀画面祭仓慈皇亲国戚照吴懿英雄难过美人关

也许你还喜欢: